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再增金花,一石數鳥,光宗耀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罷他就對成敬說道:“告訴王之楨,安排一個總旗的人,需是善於掩人耳目、忠心謹慎的,今年要到江南各地用命,每處二至三人。”
“奴婢領旨。”
成敬有些好奇,但是沒有問。
朱常洛則知道有些君臣不需言明的東西:三個內閣大學士都看出來了皇帝有心對官紳動動刀,所以這二十萬兩新增的金花銀也是餌。
二十萬兩金花銀,在地方上就等於至少八十萬石糧。
總會有地方依舊忍不住貪心,加徵的事是防不住的,無非換些別的名目。
老狐狸們不可小覷啊。
他們曾聽聞皇帝議論金花銀之妙,因此這就成了君臣之間的默契。
這一回,江南會有哪些人雖被三個內閣大學士賣了,卻只會先感念他們的“功德”?
皇帝硃批到了內閣,這是明處上的內容,意味著原則上可以了。
申時行和王錫爵大感振奮。
“去吏部、戶部、都察院……還有刑部。請一下諸位尚書和總憲,就到戶部官廳商議吧。”申時行告訴著中書舍人,“就說奉陛下手諭,有今年金花銀由單派發方略要議。”
沈家,沈一貫的“康復”進入了第二天,但只能康復一點點。
他拿出了一個信封給管家:“你安排人去一下大司寇家,囑咐蕭家管事儘快送到大司寇手上,便只說是老家急信。”
看管家謹慎離開,沈一貫靜靜地站在房中。
申、王二人,確實是老薑啊,又辣又狠。
這件事,道義上他們也無愧士林、江南官紳。
吃相太難看的就是蠢罪,忘了此前風波,只以為朝堂上公卿們扳回一城。
屆時若被問罪,皇帝不牽連更多,那就與他們無關;皇帝要牽連更多,閣老們還能居中調和、施恩於人。
這等大事上,皇帝總會如當日所說一樣裝糊塗吧?
沈一貫雖然料到皇帝大概會允了此事,但沒料到申時行和王錫爵這麼快就著急商議。
他給出的東西沒能第一時間送到蕭大亨手上,但蕭大亨也不是蠢人。
戶部官廳裡,陳蕖看完那題本之後默不作聲。
說穿了,便是原先的二十萬兩買辦費仍舊存在,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我們三人之意,地方優先將積欠折為金花銀。”申時行又首先暗示了一句。
在座沒有傻子,大家都想起了皇帝那天精通財計的情形。
李戴這兩天承擔的壓力同樣不小,現在他也從這件事裡看出了可以操作的文章:“由單分派,也要考慮到此次考功後補任擢遷之後各府州縣主官是不是熟悉金花銀折運。過去由單只是派到各省,這一批新增由單,既是頭一次,可由戶部直接分到府州縣。”
蕭大亨看了他一眼,知道大家是要一起商議哪些人可以在被坑的大範圍裡了。
不,也許又包含被提攜的。
誰說不能來個計中計呢?
新派的二十萬兩金花銀由單裡,有些地方概無害民,那必定是得了朝中貴人提醒。
有些過去就劣跡斑斑的地方助長其私慾,那才是一坑一個準。
皇帝既然深知金花銀之妙,既然能允了這奏請,豈會不派人暗查施行詳情?
他說了一句:“是不是該請禮部、兵部、工部和大理寺、通政使司也一起來商議?”
申時行、王錫爵只喊了他們,但蕭大亨卻要為沈一貫、為他自己喊一喊其他人。
這等大事,自然要人人有份。
要不然,萬一後面牽連到他們的門生舊交,豈非顯得眾人算計他們?
王錫爵看了看他,點了點頭道:“也好。”
申時行長嘆一口氣:“陛下憂心地方加徵,但盼地方都深明陛下體恤百姓之心啊。”
他想著那些來自江南的信件,心裡琢磨著這總算是個說法吧?
還是個一勞永逸、年年成為定製的說法。
若有不知足的,他也算仁至義盡了。
在這期間,蕭家的人又從刑部趕到了戶部,蕭大亨在僻靜處看了看“老家急信”。
他臉上平靜無波:沈一貫有名單,他蕭大亨也有屬於自己的名單!
不能當場面議,就是沈一貫該付出的代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