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
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第 13 章,駙馬要上天(種田青銅時代),絕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了各部位的資料,取什麼樣的木材、截好每具馬鞍底座的木料,刨樹皮、前後鞍橋之後的凹陷處,底座下面與馬背接觸的拱形都可以開始刨了。奴隸再是沒學問,劃好了線,比照著拿銅刀一層層地削,總是會的。
&esp;&esp;天寒地凍的,住在暖和的窩棚裡刨木工幹手藝活,旁邊還有小炭盆燒著炭火,比去外面吹冷風伐木砍柴挑水輕鬆。奴隸們唯恐哪裡讓三公子不滿意,給他們另派活計,或者是步入之前木匠和皮匠的後塵,幹活幹得格外賣力。
&esp;&esp;裴三郎還告訴他們:“你們誰如果能把木匠的精巧手藝學到手,往後木匠的活計你們也是可以乾的。” 他把大餅畫在奴隸工跟前,還指點了番他們偷師的技巧,例如勤快點給匠人端茶送水多多觀摩使用的工具、手法,記好步驟,私底下多練練。他們摸不著工具,可以在腦海裡多練練,等到他們記好步驟,覺得自己能夠拿工具上手操作了,他會給他們機會的。
&esp;&esp;偷師,讓員工偷學外面高薪挖來的高精人才的技術,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常規操作之一。自己的員工把技術學完,也不怕外面高薪挖來的人拿喬找事了。高薪挖來的人才不想坐吃山空被炒掉,到崗位後就得奮力提升自己,提高競爭力,為企業再創財富。老闆不會有那時間自己去搞技術研發,都得花錢招人買技術買勞力。企業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技術。這些技術哪來的?當然不是老闆創造的,還不是從流水的每個兵裡摳出來的。老闆確實是團隊的靈魂,但老闆要做的是制定方向加調配統籌掌控大局。
&esp;&esp;五天後,長隨帶著買來的工匠回來時,工棚裡都磨出了好幾副馬鞍的輪廊。
&esp;&esp;木匠們到莊園的第一件事不是上工,而是迎接了入職考試,裴三郎仔細地檢驗了他們的手藝,把擅長打孔鑽洞的就調去打孔工位,把刨木頭刨得平整光滑的就安排到刨光工位,把擅長雕刻的就安排到雕刻工位,這種專業技術性工具還配兩個奴隸打下手,遞工具刀、端茶遞水送食物。
&esp;&esp;皮革匠也是一樣。他們到工棚時,皮革都裁好了,剩下的就是讓他們給皮革做造型,嶄平的牛皮得做成剛好鋪在馬背上的拱形,再有就是縫製皮革也得他們上手操作。馬鞍那麼多曲線,這裡拱那裡翹,牛皮又硬,要縫上是真需要技術的。
&esp;&esp;馬鞍內部的麻絮填充物,則從紡線作坊裡出,紡麻、紡織的過程中會產出很多不能紡成線的線頭,這些就剛好可以挪來填充馬鞍。
&esp;&esp;裴三郎又給工匠們畫了一個餅,告訴他們馬鞍還可以繼續改良,如果他們能夠改良馬鞍,哪怕只是改良一點點,都有賞,賞銅錢。他還給他們定了一個贖身的金額,允許他們只要攢夠錢給他們放良藉,讓他們從第九等級的奴隸變成第二等級的良民。雖然他們從良後還是替他幹活,但那就屬於良人工匠了,後世子孫是良民,而不再奴隸。
&esp;&esp;放良,成為良民,是無數奴隸們做夢都想但又不敢想的事。
&esp;&esp;奴隸從奴變成能夠跟隨主人的僕人,那都是從奴隸中經過層層挑選出來的。到主人身邊的僕人,只能算是高階奴隸,很多人幹一輩子都是僕,稍有差錯就被打死了。能被放良的僕人,那都是才幹極其出眾,能夠為主人獨當一面辦事,且立下無數功勞又得主人歡心信心的,才能放良。那也看得福分運氣。三公子指給了他們一個掙銅板的法子,又定了一個從良的金額,他們只需要照著這個法子賺到足夠的銅錢,就可以從良了。不敢想的事突然變成了可能,木匠們激動了,木匠旁邊的奴隸們也悄悄地激動了。
&esp;&esp;裴三郎馬鞍生產線的效率提升起來了,還給成立研發團隊邁出一個小步伐。
&esp;&esp;天愈發的冷,雪也開始下了。
&esp;&esp;屋外作業已經進行不下去,地都被凍結實了,旁邊的山林也都裹上了厚厚的雪,樹也砍不成了。
&esp;&esp;幾十個奴隸連砍帶伐,從樹頭到地上生長的荊棘雜草都沒放過,山都被砍禿一大片,這使得三公子完全不愁炭用。
&esp;&esp;這個世界的燒炭技術還是挺過關的,燒出來的炭和黑炭和白炭。白炭是木材在炭化後,再在空氣中燃燒片刻進行高溫煉炭,然後用溼沙燜熄製成的木炭。因為在炭化後的燃燒過程中會在外表形成灰白色。這種炭燒的時間長、比黑炭的溫度更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