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 46 章
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6、第 46 章,駙馬要上天(種田青銅時代),絕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的巴掌大,拿來早餐磨手工豆漿正好的那種。
&esp;&esp;這兩個僕人也是人才,不僅把石磨鑿出來,連推石磨的杆都削好裝上了。
&esp;&esp;他倆趴在地上,石磨擺在地上,推動杆,石磨就轉起來了。
&esp;&esp;兩人按捺住激動,巴巴地望著裴三郎,問:“三公子,是這樣子的嗎?”
&esp;&esp;裴三郎:臥槽,人才啊。我的石器作坊靠你們了!
&esp;&esp;裴三郎當即吩咐管家讓廚房給他倆燉一隻鴨子犒賞,告訴他們,“吃飽了回去睡一覺,睡醒後繼續鑿小石磨,先鑿三十個出來。鑿好後,送到我這裡來,幹好了,我有大活計交給你們。”
&esp;&esp;兩人趕緊叩頭應下。
&esp;&esp;裴三郎對管家說:“這兩人手上的活計讓別人幹吧。他們以後給我鑿石磨了,你把他們的身契送我房裡,月底一併結賬。”
&esp;&esp;管家應下。
&esp;&esp;裴三郎又吩咐長隨去取稻米、豆子來。
&esp;&esp;管家出了客堂便去安排三公子交待的活計,然後一溜煙地奔去找鎮武侯,“三公子又琢磨出新東西了,叫石磨。”
&esp;&esp;鎮武侯頓時有種痛並快樂的感覺湧現:是不是又要去見天子了?
&esp;&esp;這有好東西進獻給天子,自然是好事,可去得太頻繁,心慌。
&esp;&esp;他慢慢悠悠地踱步去客堂,裴三郎不在。他繞去裴三郎的屋子,逮著人了。
&esp;&esp;裴三郎正坐在矮桌前,面前擺著新造出來的石磨,正在磨稻穀。這石磨是由兩塊圓石做成,兩層的接合處有鑿出來的紋路,糧食從上方的孔進入到兩層中間,沿著紋路往外運移時在滾動過程中被石頭磨碎。
&esp;&esp;稻穀進去,碎米渣混著糠出來,失敗!
&esp;&esp;裴三郎滿臉的惆悵,他一手託著下巴,一手轉著石磨,不時加點稻穀,磨。以後為了讓米不太碎,還得從舂米技術上改良。這個石磨只適合拿來磨粉。
&esp;&esp;鎮武侯問裴三郎怎麼造出新物什反而愁上了。
&esp;&esp;裴三郎說:“原本是想弄來給稻穀褪殼的,卻變成了磨粉的。”果然,現實和想象是有差距的。
&esp;&esp;他把稻穀換成豆子,磨出來就是細粉了。他說:“以後的豆餅不用把豆子煮熟再捏成餅了。”
&esp;&esp;鎮武侯皺著眉頭看著石磨磨出來的細粉,來回打量,越看越嫌棄。豆子都磨成細粉了,能吃嗎?兒子,你這是弄出來禍害糧食的吧。
&esp;&esp;裴三郎抬起頭看向鎮武侯:你那是什麼眼神?
&esp;&esp;他當即吩咐僕人去扛一袋大麥過來,讓僕人磨成粉,然後新鮮出爐的大麥粉去廚房。
&esp;&esp;這是麥子帶殼一起磨出來的。
&esp;&esp;磨出來的麥殼又叫麥麩,比較粗糙,用細密的竹篩是可以篩選出來的,於是裴三郎過了幾遍篩子,留下白麵粉,然後讓廚僕揉麵。這邊包子、饅頭、肉餅走起,那邊繼續磨麵粉。
&esp;&esp;石磨太小,產能有限,磨子在廚房轉個不停磨了一上午,也只出來幾斤麵粉。
&esp;&esp;鎮武侯雙手叉腰站在廚房看著他兒子指揮大家忙活。那麵粉混上酒坊裡用來釀酒的酒麴、加上水揉成麵粉糰子來來回回反覆地揉,大冷天把廚子累得滿頭的汗。這還不算完,他還把好好的羊肉剁得碎到不能再碎,還往裡面添姜沫汁一起揉攪。
&esp;&esp;之後還什麼,“不行,天太冷了,發麵太慢了。把這面盆放灶臺上,那地方暖和,先把豆芽挪開。”
&esp;&esp;冬天裡,有這麼點鮮菜不容易!
&esp;&esp;還才發到一半的豆芽端開了,給麵粉糰子挪位置。
&esp;&esp;鎮武侯繼續默默觀察,都過午了,終於,他兒子摸摸胖了一圈的麵糰子,說:“好了,現在發好面了,可以開始包了。”
&esp;&esp;所謂的包,就是先揪出一大塊,搓成長條,再切成小塊,上蒸籠,擱在灶上蒸。
&es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