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 72 章
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2、第 72 章,駙馬要上天(種田青銅時代),絕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dt>
&esp;&esp;裴三郎帶著親隨軍披甲人進入冶煉坊, 正好遇到司馬府的人又來查銅器。
&esp;&esp;朝廷鑄造銅器, 那都是用從銅礦裡冶煉出來的大塊銅鑄造銅器。像裴三郎這樣拿銅錢鑄器具, 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早就因大量毀壞朝廷銅錢而下獄了。
&esp;&esp;裴三郎替天子造馬鞍,要用到銅, 朝廷卻沒有對外售銅的先例,不會賣給他。他另想法子, 開冶銅作坊,用銅錢鑄器具, 上奏天子得到御批特許。
&esp;&esp;司馬府眼下管不著裴三郎拿銅錢鑄器的事情上,但是裴三郎已經造了三個鑄器爐了, 現在又開始造第四個。幾個爐子日夜不停地鑄東西,銅錢是成車地拉進來,自然需要嚴防,唯恐他們鑄著鑄著就變成了鑄銅製兵器。如今京中有人叛亂,搜出大量兵甲,司馬府再小心都不為過。
&esp;&esp;最主要的就是裴三郎的膽子是真的大,他仗著自己是貴族公子可以使用銅器的便利, 經常用冶煉坊造些旁人見都沒見過的物什, 他不僅在自家府上後院造, 在冶煉作坊也沒少折騰。
&esp;&esp;他經常想一出是一出, 看到作坊挖水溝,說:“你們這樣不行呀,太慢了。去鑄把鏟子, 挖完水溝再把銅鏟鑄回去。”說什麼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esp;&esp;銅鏟沒刃,又確實是拿來剷土的,說它是兵器吧,殺傷力還不如石錘,模稜兩可之間,這要是在其他人那裡,當然是不許了。司馬當初卻提了嘴,“只要不是確實違制,就都隨他去。”
&esp;&esp;確實違制才管,朝廷法典只規定貴族以下不能私鑄銅製兵器,侯府、各城的太衛府、太庶府不能超過規定限額的銅製兵器,沒有規定不能使用和鑄造銅壺、銅鍋、銅鏟這類銅製器具。如果要查這些,不要說貴族府上,就連士族和略有家資的豪商都得被查抄了。
&esp;&esp;管銅的銅監司司掌姓黃,庶子出身,兢兢業業地幹到了司馬府銅監司的位置上,管著天下的銅。沒爵位傍身,底氣總是有些不足的,他對裴三郎不敢有半點輕鬆大意。
&esp;&esp;他怕裴三郎收買手下的人,指派人手時都是讓手下的人輪流過來,自己還不時親至檢視。這次又遇到裴三郎在親隨軍披甲人的護衛下進入冶煉作坊。
&esp;&esp;七八歲大點的孩子,通身的氣派,滿身綾羅玉飾。別家的總角小兒,頭頂扎的是布繩,家世好些的用的絲綢帶子,到他這裡,頭上的兩個總角是銅鑄的束髮冠,一邊串一根銅簪子。
&esp;&esp;親隨軍中已經傳開了,他那簪子裡面藏有鋒利的銅針。
&esp;&esp;看他腰上纏的是玉腰帶是吧,那一排玉飾下面是條皮帶,裡面還有暗層的,藏有金片。他親眼看見裴三郎讓冶煉坊的的工匠給鑄成金片放進去的,這小子還隨手抓了把塞給他,說什麼見者有份。
&esp;&esp;裴三郎笑眯眯地上前躬身作揖行了一禮,“三郎見過黃司掌。”
&esp;&esp;一通寒暄,裴三郎便請他們往裡去。
&esp;&esp;跟著裴三郎來的親隨軍甲兵留在院子裡,百夫長帶著幾個人跟在裴三郎和黃司掌後面。
&esp;&esp;裴三郎對黃司掌說:“我有好東西,等我鑄出來,分你一把。”
&esp;&esp;黃司掌皮笑肉不笑地問:“何物?”
&esp;&esp;裴三郎“咻”地一下子把腰上彆著的木頭匕首拿出來,說:“匕首!”他說著就向黃司掌介紹,說:“這匕首是去林子裡打獵宿營時用的。這一面是刃,這一面是鋸子,可以用來鋸那些不好割斷的藤蔓和繩子。這中間這條凹槽是血槽,放血的。不過,我還沒打過獵,等造出來,我先學著殺雞。”
&esp;&esp;黃司掌接過裴三郎手裡的匕首,說:“兵械。”
&esp;&esp;裴三郎說:“食具。”
&esp;&esp;黃司掌:“……”攏共才半尺多長點,裝杆的地方都沒有,確實更像食具。
&esp;&esp;他把匕首還給裴三郎。
&esp;&esp;裴三郎把作坊的管事叫來,將木匕首給管事,讓照著做把銅的出來。
&esp;&esp;冶煉坊管事雙手接過,應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