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燈火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從城隍廟向東,沼澤地的野百合,愛在燈火闌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華來到山坳鎮汽車站下了車,來到了我們的大涼山山坳鎮裡,只需穿越迎賓路右轉三八路一小段路,把嘈雜的火車站甩在屁股後面,眼前就會出現一條寬敞明亮的大街,兩旁是林立的路燈和眼花繚亂的廣告牌,街口有幾輛計程車和三輪車,巡邏的交警來回穿梭,在維護著這條街的安全,給人一種整潔、舒適的感覺。這是鎮政府背面一條街。這條街有個很洋氣的名字叫和平街

自從有了和平街,我們這個曾經很土氣的小鎮也有了令人想入非非的理由。鎮長在數月前的一個演說裡曾對這條大街讚譽有加,說我們就指望這條街吃飯,嗯,所以一定要發揮好這條街的作用。說到這裡,鎮長還敲了敲自己的腦殼:要像保護腦袋一樣保護和平大街,決不讓街上出現一粒鳥糞。於是乎第二天,市民傾巢出動,在萬人清掃的隊伍裡,出現了一個動人的場面:有一位年邁的老者手持放大鏡,在非常仔細地收集地面上的鳥糞,他撿起它像撿起粒粒寶石,將它們小心地放入籃子裡。這個場面被攝影記者攝入鏡頭,登在第二天的大涼山日報上,這個名叫李鳳山的老人也隨之與他撿拾的半籃鳥糞出了名,成了老百姓中家喻戶曉的人物··.···

現在夏華揹著行囊,繼續前行,聽了這個老漢的事蹟,你笑了笑,覺得挺有趣的。你想多知道一些關於他的事情,這其實並不難。那就跟我走吧。

因為李鳳山的家就住在和平大街上,準確的位置是從和平大街向北一拐彎_就會看到有一個狹長的衚衕。向裡直走,眼前立即黑了,感到有陣陣煙薰火燎之氣撲面,再往裡走,竟出現一條零亂不堪的小街,聚滿了小商小販,那場景令人聯想到某村的村頭。只需稍加留意,就會在一串叫賣聲中聽到這樣一些很幽默的吆喝:

“哎,李鳳山,抬一下桌子。嗯,再挪一下板凳。”

“哎,李鳳山,到我家把那半扇豬肉扛來,客人等著買吶。”

“哎,李鳳山,死哪去啦?快去喂喂俺家的貓。”

“哎,李鳳山,俺都喚你幾聲啦?你怎麼不答應?”

還有一次,我剛剛在一家店鋪前呆了一會兒,居然清晰地聽到從路邊的廁所裡傳來一個老年婦女沙啞的聲音:

“哎,李鳳山,快給俺遞一下手紙······”

在離和平大街一拐彎的百米開外,李鳳山老人的名字被非常不恭地篡改。為了敘述上的方便,我也將錯就錯,就叫他李聾子吧。

其實他並非耳聾,今年六十多歲,大約已經接近了七十,反正看上去已經很老的樣子了。他未曾娶妻,原本靠收破爛為生,後來隨著城隍廟的日業務益增多,就專門看守城隍廟大門。他住在這條小街上有三十多年了,古老的三八路城隍廟就是他的家。

三八路城隍廟門前有一株老槐樹,據說也被列為非物質遺產受了保護。城隍廟裡長年供著觀音菩薩、送子娘娘、關老爺等諸神,這要多虧李聾子老漢,才使得這些當年的“牛G蛇S”沒被一幫戴紅xG的娃娃們給毀了,要不然,街上的人們便沒了今天這個燒香磕頭寄託靈魂的好地方。而李老漢的一條腿,正是在那之後被小將們打瘸的,所以直到今天,他走起路來還很不好看:每前進一步,需要劃出一個不甚規則的半圓。

儘管李聾子為了保護城隍廟做出過突出貢獻,人們也曾敲鑼打鼓地為他戴過紅花。可時間長了,一切都隨時間淡化開來,小街上的人們就覺得他有些礙眼,特別是當他一個半圓又一個半圓地出現在街頭,而身後都會留下許多模糊不清的圓圈的時候,人們便覺得和這樣的一個人同居一街,怎麼說呢?有點失身份。總而言之,好好的一條街因了一個李聾子的存在,讓外街的人多了一些說道,面對那些說道,街上的人都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像身上長著個瘤子似的,無論如何都談不到完美了。在他們看來,街雖然小,但也理應讓人一聽即眼前為之一亮,遂產生一些很美好的聯想才對。它理應和一些很美好的字眼兒密切相關,如:大款老闆、少男少女、影視明星、高考狀元、美的空調、愛因斯坦······諸如此類。而現在事情卻不是這樣,他們尤其不能容忍的是,李聾子每晚爆發的陣陣劇烈的咳嗽聲從菸廠門衛嫋嫋飄出,攪得和平街人難以入眠。人們知道,這是李聾子的癆病又犯了。李聾子的癆病一犯,美麗的春天也就為期不遠了。

終於有人是可忍孰不可忍,那是居委會的王婆,她一大早就顛著個小腳,一家一家地串了個遍,最後集體聯名上書給區政府,強烈要求處理李聾子的咳嗽問題。有人建議要李聾子去醫院治療,這當然是街上某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腹黑少爺別惹我

檸橙七

開局陰陽聖體,從雜役開始無敵

蘇牧牧

從遊戲開始重回真男人

愷愷白衣

第十一根肋骨

字名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