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何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201,[原神]論文何時能寫完?,歸途何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論之後,所有公開表達觀點的行為就都需要申請了,還得等教令院給指定辯論地點……要是給我安排在寂靜園呢?我能在那裡和人辯論嗎!”

故地重遊的“生論派那位”:“……”

不是,因為害怕辯論時被人駁倒丟臉所以對‘公開辯論’的行為加以嚴格限制,為什麼聽上去那麼好笑?

只是離開了三年,再回來就發現事情的發展超出預期,情況有些嚴重。

三年什麼概念?

只要腦子清醒再稍微用點心努點力,帝利耶悉就可以畢業,陀裟多也差不多能轉正。

智慧宮裡因論派在討論什麼?

蘇滿頭黑線的站著聽了一會兒,嗯,他們在討論古典問題,一百年前的老生常談一百年後還在談,還真就只是換了個角度而已。

她手裡拿著的雅爾達糖果一百年間也發展出好幾種新鮮口味了!

“那邊那些人,你們都在幹什麼?!”學者們爭得面紅耳赤,頗有璃月人討論巖王帝君xx事的架勢,越來越響亮的聲音引起了風紀官的注意。

在圖書館裡大聲喧譁當然是不對的,這個因論派的小角落迅速安靜,一個小小的聲音從嗓子眼兒裡擠出來:“只是比較激烈的交換意見……”

“未經審批的公開辯論是違紀行為。”

風紀官看了一眼就走了,顯然上面給的命令過於荒謬,他也不想管那麼多有的沒的。

“綠狗子走了,”學者們竊竊私語,書本筆記再次翻開,一群人圍著草稿紙寫寫畫畫,“交換意見”的聲音又一次逐漸變大。

蘇從旁邊的書架上取下一本《拉萊瑪爾對話集》找個地方坐下翻開,注意力其實還在不遠處的因論派學者身上。

等到周圍不再有風紀官的蹤影,古典問題搖身一變,學者們討論起稻妻近來的風雲變化——從去年開始稻妻就陷入了內戰的漩渦,鳴神島與海祇島針鋒相對,雙方打得有來有回。

這件事蘇在蒙德時就已經有所耳聞,這也是她把稻妻排除在遊歷地點名單以外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個海島國家,稻妻遠離陸地孤懸海外,一旦內亂無法儘快平息將會對整個國家產生毀滅性打擊。它又不像陸上國家有可以操作的空間,比如須彌,沙漠和雨林也打但各有退路,爭端的烈度與廣度自然低到容易被忽略。

稻妻是個一動手就很容易不死不休的地方:它沒有戰略轉移的空間啊!不管哪邊佔優勢,弱勢那邊如果不拼命就連個休養生息的退路都沒,往哪兒退?退海里去嗎?

學者們從“眼狩令”的不合理之處逐漸吵到璃月究竟有沒有在這場戰爭裡暗中插手,畢竟海祇島比鳴神島更靠西,理論上更靠近璃月,在價值認同與意識形態上說不定也更趨近璃月。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璃月港、海祇島、鳴神島之間幾乎可以畫出一個直角三角形,鳴神島就位於斜邊與長直邊的交匯處。

如果有璃月的暗中支援,那也就怪不得海祇島能一打三最終和鳴神島達成極限拉扯五五開的局面了。

蘇:“……”

就,有點好奇璃月在你們眼裡究竟是個什麼形象?只是地理位置更近一些而已,不能代表生活在海祇島的人三觀接近璃月標準吧!

有什麼事實證據能夠支援這種判斷?文化淵源這種事很好證明的,相似的審美,相似的建築樣式,相似的人文習慣,或者有歷史留存的文字記錄以及石刻造像,等等等等。

沒有。

不是沒有資料可查,而是沒人去查。

侃侃而談的學者們僅憑“印象”便大肆推斷,甚至沒有誰覺得哪裡不太對。

蘇:“……”你們是須彌教令院的學者,不是村口情報局的大爺!

行吧。

村口情報局也有村口情報局的好處。

聽了一下午因論派的牆角,蘇確定如今上層學者們無比重視的那項“大工程”甚是蹊蹺。

這項工程確實是由教令院與他國合作,合作方乃是至冬,那位代表北國的學者曾被阿彌利多學院驅逐,這一點頗有些耐人尋味。

生論派學者被驅逐不是什麼稀罕事,大家早已見慣不怪。研究生物的嘛,激進些的不是想要拆解神明就是打算手搓神蹟,很容易就犯到禁令,有的人一輩子甚至會領上不止一張驅逐令,但是領了驅逐令還能再被恭恭敬敬迎回來的……絕無僅有。

教令院不要面子的嗎?

拐回來繼續分析,至冬與須彌合作的什麼工程還需要嚴格保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戲精宿主嬌又媚

入夢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