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歸途何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93,[原神]論文何時能寫完?,歸途何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樣的裝置遞給鍾離,“一般來說學者們是不能私自反向將知識匯出灌裝的,非要私下裡這麼幹也不是不行,別被風紀官抓到把柄。”
她上次和艾爾海森交易時可沒避著人,實在是大家都習慣了,沒有分歧和爭執時它是個交換情報的好方法。
“教令院對這東西管理還挺嚴格,只有考入教令院才能得到,更不會發給沙漠人。如果你看到穆法赫他們拿出虛空終端,來源多半比較的……嗯,耐人尋味。”
看著他把這玩意兒掛在耳側,蘇還幫忙調整了一下方向免得壓住耳骨帶來不適,“聲控開啟,我給你開。”
對自己的虛空終端動手腳在熟人圈子內也不是件稀罕事,畢竟學者總是先於一切之前學會的懷疑。蘇這枚虛空終端就被改造過,註冊者是她的學籍id沒錯,但瀏覽權是開放的,不繫結個人——為了更便捷的幫沒有這玩意兒的人調取資料,也是為了更快速的將所得知識進行灌裝。
“願吾得以聆聽智慧之音。”
滴——的一聲長音後,綠色光屏在眼前徐徐展開,密密麻麻全是蘇上次看過還沒有清除的資料。
《岩溶地貌環境中的地表特色建築》等等……太多了,鍾離大概掃了一眼,全都是岩溶地貌的針對性分析,璃月西部從翠玦坡到輕策莊再到沉玉谷一線在其中被反覆標紅。
“哦,這是上次讀到睡著了忘記關掉,稍等。”她將手貼在葉片上,綠得人心驚肉跳的長篇論文關閉,虛空終端切換成最基本的識別功能,“你隨便找個東西盯著,看的時候想著‘調取資料’。”
鍾離依言拿起一本古書,光屏上立刻出現它在智慧宮的哪個區域儲存,目前是否在館。
大賢者不允許學者們將紙質書籍帶出圖書館,所以介紹頁面底端有兩行備註,一是“在館”,二是一行小字提醒拿著它的人別做違規的事兒。
“這本書不是智慧宮館藏,所以不會觸發警報。”她鬆開手,客卿先生玩了一會兒把虛空終端摘下來:“便捷是便捷,卻也容易滋生怠惰。”
房間內只有兩個人他說話就隨意多了,不會去刻意避免批評。
“沒錯,拿來就用,想也不想,很多年輕的學子都會犯這種錯誤。”學不會懷疑是學者最大的缺陷,有的人一開始就小心翼翼避開,有的人沉浸其中戀戀不捨那份輕鬆。
不斷重複詮釋前人留下的那一點點經驗,這麼幹拿文憑也好所謂的“科研”也好都會更輕鬆——只需要找個艱澀的角度就行了,資料都不用自己去實地收集的更不必整理資料分析表格,相當於純粹做個篇幅長一些的閱讀理解,能不省力氣麼?
照這樣的論文蘇一晚上能攢出來八篇!
“你要不要試試看怎麼把知識裝進罐子裡去?”
某種意義上來講,客卿先生來操作才是真實且標準的神明罐裝知識,蘇狹促的開了個玩笑,鍾離頓住手:“……未嘗不可,分門別類也好方便後人隨時取用。”
用這種方式儲存那些久遠年代傳承下來的古老技藝似乎是條思路,有心學的年輕人可以先讓自己的腦子和眼睛看懂究竟怎麼回事,至於手……回頭再慢慢練習。
蘇眨眨眼,臉上先是迷茫,進而深思,最後換成肯定。
在搶救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罐裝知識可以反覆往年輕人腦子裡“灌裝”知識這一點實在是絕殺。
“如果璃月有這個需要……層巖巨淵就必須想辦法回填了。”
虛空系統和虛空終端都是透過草神權柄連線了世界樹的神造產物,相當於直接把提瓦特最大資訊中心“世界樹”給當成了資料庫加伺服器,統合所有人的智慧一塊“思考”某一特定問題,這才是大慈樹王尚在時教令院驚才絕豔的根本原因。
並不是某幾個天才走在前面生拉硬拽著帶領所有人艱難攀登,而是大家集合在一起群策群力。
如果璃月想要仿製出一個類似的系統,那就必須從手搓個能替代世界樹的巨大知識罐開始。層巖巨淵下面直通地脈,位置也夠,這不妥妥的“資源迴圈利用”麼。
“有點難,我需要找些專門研究這方面的學者討論,七星挖人最高能出到什麼價位?”
這種事少說二三十年鋪進去也不一定能有明顯成果,但是做好後絕對可以惠及數百年,值得為之花錢。
鍾離搖頭:“一般來說沒有上限。”
搶人才這種事老璃月人怎麼不熟悉?當年他和若陀滿地挖人牆角呢。
“看來又是項新工程,論文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