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4章 朱斌迴歸、大明皇城,大明之氣運至尊,菩提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斌一戰斬殺三位神境,哄傳北方,朱斌的個人聲望漸漸的達到一個,一時間風頭無兩,引起天下各大勢力關注的時候,朱斌已然獨自一人回到了大明皇城。
和以往不同,以前朱斌來大明皇城,只是漸漸朱元璋,最多加上夜帝,多是密謀或者是商議一些大事。
對於大日月朝中的的一些重要文臣武將,並不熟悉,甚至從未參與過朝會,朱斌的其他皇位競爭者,多少還在朝中認識一些熟人,或是拉攏一些朝臣,但朱斌對於這些朝臣很是陌生,他有自己的一套班底。
不過朱斌若是想接手大明,登臨大明皇帝之位,不可能只用自己的班底,當然,一朝皇帝一朝臣,朱斌自己的班底自然要更加受重用一些。
如今,朱斌大勢已成,聲望實力在大明皇室弟子當中無人可比,皇帝朱元璋和夜帝兩位幾乎已經表明態度,支援朱斌上位,朝臣當中,自然有不少人想趁朱斌尚未登基之時,投在朱斌麾下。
這次朱斌回到大明皇城的時候,比較高調,進入皇宮大內見過朱元璋和夜帝之後,自己便在皇城當中住了下來。
大明皇城當中,一處早就建立,卻無人居住過的莊園,被朱元璋賞賜給了朱斌,這處宅院從建立開始,便沒有被命名,但其卻是僅次於皇宮的宅院。
在大明皇城當中,這處沒有人居住的宅院,卻被人私下裡稱呼為‘太子府’,因為這棟宅院被建立的時候,按照規格,便是隻有大明太子夠資格使用。
只是後來大明皇朝一直沒有太子登基,在諸多皇朝當中,也屬異數,因此這棟宅院便被空置下來,直到朱斌進入其中,其意義不言而喻。
此時朱斌雖然還沒有被封為太子,但朝野當中,風聲四起,不少明眼人已經看出來,這是朱元璋在為朱斌造勢,朱斌登臨太子之位,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且這幾日,很多遠在外地的重臣一個個陸續返回朝中,一看就知道是朝中有大動作,很多人都在預料,朝中的大動作便是要宣佈立朱斌為太子了。
大明皇城當中,皇室子孫無數,尤其是在朱斌嶄露頭角之後,朱元璋已經將大部分的皇室子孫都召集在皇城當中,尤其是那些有心爭奪皇位之人。
比如燕王、比如皇長孫朱允炆,真正明世之人那個時候就知道,朱元璋這一動作心中便很是傾向於朱斌了。
畢竟有出息的皇室子孫當中,只有朱斌一直在外,甚至都少有人知道朱斌在做什麼,這種區別對待,便很能說明問題,尤其是在那些被召喚進皇城的皇室子孫都被限制的時候,更是早有人看出問題來。
事實上,朱斌自己也沒有想到,朱元璋肯為自己做這麼多的事情,原本朱斌還想著自己大勢已成之後,藉助吞併大漢之勢,迴歸大明開始內部清洗。
但朱元璋雖然為人狠辣,但對於自己的子子孫孫,還是有些感情的,表面上看朱元璋是限制那些有資格爭奪皇位的人為朱斌鋪路,實際上卻是早早的限制他們,以保全他們的性命,畢竟朱斌可不會在乎那些人是他的叔叔和堂兄弟,擋朱斌路的,一律是擊殺了事。
浩大威嚴的太子府,朱斌住著多少有些不習慣,畢竟朱斌的班底都不在這裡,諾達的府邸當中,略顯空曠,儘管下人頗多,但都是朱元璋派遣下來的,朱斌可以信任,但卻也有限度。
倒不是朱斌信不過朱元璋,而是朱斌知道此時他已經成了大明所有人矚目的焦點,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盼著自己出問題,而朱元璋派遣的這些人當中,未必便沒有其他人的探子,起碼朱斌便知道,如今深居於皇城當中的燕王,恨不得馬上殺死自己。
在朱斌崛起之前,燕王是大明所有皇室子孫當中,最為出色的,手中勢力強大,在軍中多有觸角,甚至控制了大明近三成的武裝部門。
只是朱元璋一聲令下,將他召到皇城,很快便將他手中的勢力收回,那些原本效忠於他或者和他走得近的大佬人物,紛紛被告誡或者調離,甚至獲罪入獄。
真正的階級管理機器運作起來,燕王的那點勢力,不堪一擊,燕王背後的佛門勢力,倒是多次運作,想要幫助燕王扭轉乾坤,只是朱元璋一直嚴防死守,根本沒有給燕王留下一絲機會。
事實上大多數的皇室子孫,在被召集進皇城,並被控制之後,就已經放棄了爭奪太子之位的打算,只是燕王並沒有就這麼放棄。
朱元璋終究是留了一絲情分,再加上燕王終究實力了得,此時即便是依舊處於困境,但卻並非沒有反擊之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