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2章 朱斌沉思、戲忠進言,大明之氣運至尊,菩提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說,張遼的話很提氣,也具有相當大的操作性,但是看起面色沉著,但語氣鏗鏘的樣子,朱斌心中不禁有些發苦了。

怎麼一段時間不見,手下的將領一個比一個狂傲了,之前最是沉穩老練的沙場宿將張遼張文遠,都變成這幅模樣了,朱斌有些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自己的屬下被人帶壞了。

只是,眾將雖然狂傲,但話卻有理,所出之謀,都具有更高的操作性,當然也有很大的風險,欲速則不達,兵法也是這個道理。

或許看出了朱斌的不解,坐在一旁一言不發宛若老僧的戲志才微微晃動身軀,慢悠悠的站起身來。

“公子,這段時間我們不論文武,幾乎都在一起討論過現在的戰局!”戲志才略帶沙啞的聲音響起。

“哦?”朱斌微微皺眉,不戰而屈人之兵,使用招降之法,固然能夠最快的吞併大漢,但卻並非是朱斌的最佳選擇。

朱斌是求快,需要為大明爭取時間,但並非意味著朱斌會一味求快,古來征戰,尤其是吞併他國,多是白骨累累。

這並不是沒人想到招降之法,也不是無法招降,而是滅國之戰,需要血腥殺戮,清洗不穩因素,方能以最快的速度統治敵方國土。

若是因為一時的心慈手軟,可能會導致後患無窮,最後還是避免不了一場場血腥,長痛不如短痛,朱斌原本的打算便是在吞併大漢的同時,清洗大漢諸多不穩因素。

這也是為了之後一統大陸之時的穩定做打算,朱斌可不希望自己在前方征戰諸國,後方卻有人圖謀造反。

這個道理朱斌能懂,像戲志才這樣的頂尖謀士不可能不懂,但是他卻還在諸位將領當中灌輸招降之策,就引人深思了。

朱斌並不懷疑戲志才對自己的忠誠,但有一點卻不能忽視,那就是不論是戲志才,還是郭奉孝,都是大漢子民。

他們雖然投奔自己,但卻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做到親手將屠刀送向大漢子民,此非不忠,而是義之所至,仁之所存,朱斌能夠理解。

以此推之,若是朱斌一定要舉起屠刀,或許也能夠強行推行,但別忘了,朱斌麾下的將領或許能夠理解朱斌的行為,但朱斌麾下計程車卒,朱斌治下的百姓,卻未必能夠理解。

不以血腥手段殺伐,會導致打下來的疆土不穩,但以雷霆手段鎮之,亦會導致內部憂患重重,此乃兩難之境。

想明白這一點,朱斌心中不由嘆息,想要打下萬里江山不易,但治理山河萬里,更加不易,微微沉思,朱斌不由再一次將目光投向戲志才。

“志才有話,直說無妨!”朱斌淡淡的說道,眼神充滿鼓勵。

“多謝公子!”戲志才懂了朱斌的意思,知道朱斌看明白緣由,並且沒有怪罪之意,不由微微一躬身。

“如今大漢的局面已經不再是計算雙方軍力的時候了,我方諸將雖然已經突破神境,但畢竟時間尚短,即便是配合軍陣,也不過能抗衡神境中期,暫時難以定鼎大局!”

“因此決定勝負的關鍵,還是放在頂尖高手的對決之上,軍中諸將,最多隻能幫忙擋下其他諸侯軍中的將領,甚至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再過一段時間,等諸位將軍能夠成長起來,頂尖高手就難以這般決定我軍之勢,皇朝爭霸,還輪不到江湖人取決定性作用!”

“所以這一次勝負成敗的關鍵,還是放在公子身上,不過公子需要當心,大秦和大元既然已經出招,定然是行一擊必殺之策,對其實力的估計,需當盡力放大!”

“此次大戰,我方將會出盡高手,想必大漢諸侯背後的高手,不會放過這等機會,定然會參與進來,到時候公子也當小心他們!”

“此戰過後,若是公子能夠摧枯拉朽的大勝大秦和大元的高手,則大局已定,大漢諸侯,多是由世家組成,除皇室成員之外,多具世家習性!”

“或許他們確實有著趁機崛起的野心,但此時他們幾乎不計後果的擴張勢力,更多的是在這亂世當中,爭取一個籌碼!”

“待到大局已定,公子招而降之,未必不是一個好選擇,只要在這些世家弟子當中,收復幾個威望較高,能力出眾之輩,定然能夠安撫諸侯,甚至將他們化為助力!”

“若是行刀兵殺戮之事,或會有損公子仁德之名,且大漢畢竟立國久遠,百姓雖恨大漢皇室無能,但卻又無不以大漢子民而自豪,一味殺戮之,恐遺禍無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恐怖,鬼故事合集

無塵雨

萬古傲天

風塵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