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死性不改的鬱少爺
瘸子軍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死性不改的鬱少爺,重生:戀愛免談,一心搞事業,瘸子軍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鄭奪沒被打死,只是重傷或致殘,那也起到了足夠的洩憤和教訓目的,並且事情的嚴重程度大大降低,警方的調查也更容易止步於此,不再深究。
因為只要短髮女的口風夠嚴,那就根本沒有更多線索指向深層。
假如硬要置鄭奪於死地,那麼也簡單。
包養男混在那幫技校學生中間,看準時機下手狠點就行,完事了就溜,其他人都不一定弄得明白,致命的一下到底是誰打的。
這些學生仔也是臨時拼湊的,並不完全互相認識,指認的時候,都不一定知道何時多出一個人,何時少了一個人。
總之還是,只要短髮女守口如瓶,計劃就能完美。
然而下午這一架,偏偏被一個律師攪黃了,完全沒打起來,這就有點麻煩。
他只好親自動手,雖然有點風險,但不算太大,小心點,別留證據就行。
警方依舊會第一時間懷疑,是那幫技校學生回頭二次報復的結果。
如果仔細調查,把整個技校所有學生盤問一遍,他們全都有不在場證明,才會懷疑到校外人員。
那懷疑的範圍就太廣了,從何查起?
還是那句話,只要短髮女不說,就沒線索。
而一個十幾歲的女生被人包養的事,她怎麼肯說?
她只會一口咬定,稱是自己看了最近的新聞,頭腦一熱,發了花痴,寫了情書,然後,要麼找暗戀猛男炫耀,要麼找暗戀猛男哭訴,至於猛男怎麼做,找了些什麼人,自己哪知道?除此之外,再無分枝。
這種情況下,雖然無法結案,但這條線索一斷,後續的調查也會非常艱難。
警方確實還有可懷疑的物件,但問題是,找不到證據,懷疑也沒用。至少,破案的機率會小很多。
這位包養男、跟蹤者,所用的手段,就是透過幫他人無中生有一個傷人動機,製造迷霧,來轉移警方的注意力,干擾視聽、混淆案情,隱藏真正的作案動機和嫌疑人。
這嫌疑人,當然是他自己,但還有另一個人。
鄭奪從他的“記憶”中所能“看”見的最後“畫面”,就是大白天的,他在家中正做著呢,還放著音樂“快使用雙截棍,呵呵哈伊”,然後手機響了,一看來電顯示,是個陌生的座機號碼。
從這一刻起,他的未來就模糊不可讀取了。
儘管鄭奪無法直接讀取他接到這個來電之後的任何情形,不知道他和誰說了什麼話,甚至不知道那個號碼是誰的,但很容易就能猜到,一定是監獄的號碼。
因為在其更早以前的過去中,鄭奪看見了另一個人——鬱海。
這人是鬱海的中學同學,其家境普通,但和鬱海的關係一直不錯。
畢業後,鬱海當花花公子,他就當社會青年,多年以來,還受過鬱海不少恩惠,也幫鬱海乾過不少髒活。
所以,今天的事,不需要多說什麼,鄭奪用不著聽多餘的交代,再清楚不過了。
精心策劃,事情還是沒成,除了焦律師的出現,給了鄭奪一些運氣,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個包養男自己本事不行。
儘管他費了很多心思謀劃,但這案子真的要認真追查到底,最終還是能懷疑到鬱海頭上,畢竟之前結的這個怨不小,故意傷人或殺人的動機,是成立的。
而且,鄭奪出了事,即便警方會因線索不足、證據不足、警力不足而懈怠,但司徒璇可不會。
只要司徒家動用一些人脈關係,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找出幕後真兇的話,這案子要不了多久就能破。
現實就是如此,它經常比文學、影視情節更加魔幻,但幾乎從不會像幻想藝術家描繪的那樣精彩絕倫。
很多大案其實並不複雜,哪有那麼多一環套一環,還處處天衣無縫的高智商犯罪?
環節越多,情節越繁瑣,則變數越多,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無限接近百分之百。
簡單直接,更容易成功。
很多真實案件報道出來,都給人一種“我靠,這都能行!兇手已經蠢到離譜了,但被害人居然更加離譜”的感覺。
至於這位包養男本人的身手,那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
世上哪有那麼多職業殺手?並且個個都像格鬥大師或是特種部隊精英似的,那是節目效果。
現實中所謂的殺手,絕大多數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普通人,躲在陰暗的角落裡埋伏著,手裡拿塊磚頭一拍,任務就完成了。
此時此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