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子軍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3章 催眠大師,重生:戀愛免談,一心搞事業,瘸子軍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電影裡,催眠師經常愛拿一個懷錶,或者一支筆之類的東西,在被催眠的物件面前晃來晃去,嘴裡煞有介事地說著一些引導用語,比如:

你的眼皮很沉重,你很困了,你需要好好睡一覺,你現在身在一片大草原上,周圍鳥語花香,你能看見明媚的陽光灑在大地上,能聞到花草的芬芳,你伸手觸控身邊的小草,又軟又嫩。

你向前走,來到一片安靜的森林,非常靜謐,非常溫暖。你看見森林的中間有一張柔軟舒適的大床,你躺上去,舒服極了……聽我說,你慢慢睡著,等我輕輕數一、二、三,你睜開眼睛,就會回到你還是一個受精卵的時候,告訴我你看見了啥啊?

諸如此類,版本很多,有走進溫泉裡的,又在天上緩慢飄著的,也有走進一個豪華房間的。

晃著晃著,說著說著,就把那人晃暈了、說睡著了。然後,催眠師叫那人脫衣服就脫衣服,叫那人把錢全拿出來就拿錢,叫那人去殺人就去殺人。

其實,這就是一種藝術加工,基本上是鬧著玩的。

拿個懷錶晃來晃去不但不能幫助人催眠,反而會分散人的注意力,削弱催眠效果。

大部分的催眠,也就是一種心理治療的輔助手段,都不是首選。

但現實中也確實存在一些精神控制的案例,不過成功率很低,極為罕見。

這些案例多數都有一個共同點:被催眠者自身性格軟弱,本身就容易受到他人的擺佈,而且他們對催眠師有很高的信任度,甚至是依賴。

假如是一個向來很有主見、意志力強、戒備心強的人,再加上對催眠師不熟悉甚至討厭、牴觸,那別說精神控制,就連普通的催眠都不太可能實現。

但是世事無絕對,難度高、機率小,並不代表絕對不能做到!

鄭奪購買了一些關於催眠和精神控制的書籍,同時也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在黃石公園放鬆自己的這幾天裡,他就在好好消化這些知識,並在每晚的清醒夢中做練習。

夢中如何練習?催眠物件從哪裡來?

其實就是自己。但是,這個“自己”並非自己的主體,而是住在同一個大腦裡的許許多多“弱意識體”中的一個。

相當反直覺的是,這是個正常現象,而且每個人腦中都有。

有一個典型的證據,每個人都經歷過在夢中和“別人”互動的經歷,比如夢見同學、親友、陌生人,你自己和別人對話,你說一句,他說一句,有時候,夢中的你會感到驚訝、驚喜、恐懼、憤怒、失望……各種情緒都有,為什麼?

因為對方說的話、做的反應讓你驚訝、驚喜、恐懼、憤怒、失望……往深一步思考,你為何會產生這些情緒?歸根結底,是因為對方的言行出乎你的意料。

只有意外,才能帶來驚訝、驚喜、恐懼、憤怒、失望……可奇怪之處在於,夢不是自己做的嗎?所謂的“別人”,其實不就是自己的腦子想象出來的嗎?為什麼“你”會不知道“他\/她”要說什麼、做什麼呢?

如果一切都是自己想象的,自己肯定一開始就預知了對方的所有行為,哪裡來的意外呢?又怎麼可能引起驚訝、憤怒等情緒呢?

事實上,夢中的“別人”,極有可能並不是“你”構思出來的,“他”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意識,“他”本來就是另一個使用者,但“他”太弱了,無法操控顯意識,所以只能在睡著以後,大腦的邏輯開關關閉以後,才能出來活動,和“你”對話甚至對打。

這件事在醫學上,有一個相當紮實的鐵證——裂腦實驗。

1950年代,著名生理心理學家斯佩裡對癲癇病人的裂腦半球功能研究中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切斷胼胝體後的人看見的和說出來的不一致。

首先,胼胝體是人腦左右半球之間互相連線的資訊橋樑,它使得左腦、右腦能夠協同工作,共同認知一件事物。

左眼視神經連線右腦,右眼視神經連線左腦,兩眼看世界,各看各的,在腦中整合為一個整體畫面,然後才能看見左邊的錘子、右邊的鋸子,就能說出,錘子和鋸子。

但是假如胼胝體被切斷,左右腦分離,不再互聯協同,那就會出現奇怪的現象。

左眼看見錘子,輸入給右腦,右眼看見鋸子,輸入給左腦,二者就是割裂的,不會再被整合。

同時,由於左右半腦負責的功能不同(左腦管思考、推理、判斷、語言、運算、五感,右腦管圖畫、音樂、記憶、感情、想象、創意),那麼說話就只能靠左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八個影子

月下有隻猹

硬抗

方火

獵豔之旅+番外

秋水伊人

仙穹龍君

賣報的小行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