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要不要截胡?
瘸子軍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要不要截胡?,重生:戀愛免談,一心搞事業,瘸子軍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男教授:“不是化學?那你跟常老師怎麼認識的?”
“同鄉。常教授退休在我們縣裡搞產業發展,我碰巧去應聘暑期工,多虧常教授教導,這個暑假,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常林祥提議說:“邊走邊聊,到中午了,我們一起去十食堂吃頓便飯。”
中原大學一共有十座食堂,大小不一、檔次不易、食物風味不一。
其中十號食堂是最新建的,也是最大、最高檔的。
一樓是千人大餐廳,有精品盒飯,也有各色快餐小炒和燉品。
二樓可以點菜擺席,幾大菜系的主要品種都能做,還有西式快餐。
三樓是包廂和民族食堂。
一行人步行前往第十食堂,上二樓,常林祥做東。
“小鄭,這位是生物系的周聞教授,剛剛四十五。”常林祥介紹那位男教授。
周聞人到中年,頭髮還很茂盛,體型中等偏胖,肩上掛著一個相機包和一個裝三腳架的長條形袋子,現在都放在身旁的空位上。
鄭奪站起來鞠躬行禮。
“這位是免疫學系的薛亞珍教授,她更厲害,今年才三十七。”
“常老師!”薛亞珍瞪眼噘嘴,像個年輕女孩似的,責怪道,“女人的年齡,能隨便說的嗎?”
薛亞珍戴一副小巧的無框眼鏡,臉型細長、身材勻稱,看得出注重鍛鍊和保養,年輕時,容貌不算差,如今也還有風韻。
鄭奪也向她鞠一躬。
這兩人的情況,他在噴泉邊上,就已經完全掌握了。
他們過去的一切經歷和成果,包括隱私,毫無秘密,猶如透明。
鄭奪心想,這年頭,四十歲以下的教授還是很稀少的,即便是五十歲以下,當上教授也不那麼容易。
遠不像後來,二三十歲的教授滿地走。
這兩位前輩,不僅僅是靠多發水貨論文混來的職稱,他們確實都是在學術上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尤其是未來十幾年間。
比如周聞,6年後,他在細胞治療技術的創新上,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在t細胞治療這一革命性的癌症治療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成功地開發出了多種新技術,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薛亞珍在今後的22年間,一直致力於疫苗研發。
她甚至成為學術帶頭人,在2020年後,開發出了多種新冠疫苗,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除此之外,在car-t細胞療法、nk細胞療法等領域,兩位也分別有所建樹。
到目前這頓飯上菜為止,鄭奪還能較為清晰地從他們身上,讀取海量的研究資料,看來暫時還沒對他們的人生軌跡,產生強烈的干擾。
他們此前此後的許多研究過程,以及論文的一字一句,都已經深深印刻在了鄭奪的腦海中。
他心中默默致歉:“對不起了,兩位老師,有可能我要截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