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飛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零一章 新政成果,修行在大宋,沐飛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國和魏國的帝王在知道宋國這條新政後,各自也都躍躍欲試。

就像這麼些年一直以來的做法一樣。梁魏不吝學習宋國的好的條令。梁魏上上下下早就學會了這招。宋國不是強大嗎,咱們可以學啊。他們什麼比我們厲害我們就向他們學什麼。

所以這次宋國這條新政出來,他們得到訊息經過簡單瞭解後,只要是好的他們當然是要學的。

宋國雖然被咱們打的落花流水,但還真別說,他們的政策把握能力還是很強的。就單說這條政令,咱們就沒想出來。

咱們也都是吃五穀的百姓,咱們也有嚴重的青黃不接問題。咱們也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

咱們也是各部大人絞盡腦汁也都沒想出什麼好法子出來。但人家就想出來了。而且還是陛下親自想出來的。

有可能其實是某些厲害的人想出來然後冠帝王的名號,但即便如此,也是人家宋國人想出來的。

既然是好政策,那咱們就要學。

不過樑魏的朝臣們都建議等一等再看。不管是什麼政策咱們得先觀望看看效果,不能直接就用上去,萬一有問題呢?

這種政策還有不好的?這是對百姓百分百好的政策,不需要嘗試用腳指頭想都知道百利而無一害。如果非要說有害處的話,那就只有一個,與富戶爭利。把本該是富戶掙的大利經過一定量的減少後入到國庫裡了。

這就是唯一的壞處。

但畢竟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他們才是帝國的中流砥柱。他們是發聲的人。

而不是那些青黃不接就沒得吃的窮苦百姓。

所以跟宋國一樣,他們這些國家也有很多朝臣反對這個政策,至少說出口的話是暫且看看效果,不要立刻就學著做。

梁魏梁國帝王被朝臣們吵得頭暈腦脹,再加上各自後宮也都有跟朝臣說差不多話的人,所以兩位帝王也都同意了。

改時間為秋收之後看一下宋國的政策後效,如果效果很好的話再照著做。這下群臣們就沒話說了。雖然他們很清楚,最後還是得跟後面學。自家的放貸產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

梁魏這些大臣們都開始想著,恐怕自家放貸收入到秋天之後就要結束了。至少在青黃不接百姓口袋裡掏錢的日子到頭了。

那宋國君臣真是可惡至極,拍腦袋想出這個法子來,偏偏說出來誰也不敢說不好。難道你們宋國為官做吏的就不放貸?絕不可能,用頭髮也能想出來你們那些當官的只會比咱們做的放貸生意更大。

所以你們這隻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氣的是還順帶著把我們梁魏國的腳給砸了。

因此梁魏國的這些大臣也就能理解,這個政令肯定是宋國帝王想出來的,若是臣子想出來的,只要他自己一細想,就不會把這條意見說出來,除非他不想掙錢了。

---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來到了秋收的季節。

當全國的糧食都收割的差不多,新政的弊端開始越來越明顯了。

除了重要城市還算公正外,大多數地方官府在新政的實施上,都給百姓帶來了很大的甚至是嚴重的負擔。

加高利息,攤派借貸,讓很多本來不需要的百姓,或者算算不划來的百姓都無端揹負上了借貸。現在到了還貸的時候,百姓們為了還貸又只能去向富戶借貸。

形成了一種,官府強制百姓借貸,百姓為了還貸不得不仍舊向富戶借貸,富戶乘機提高利息。百姓為了還官府的借貸揹負上了更高利息的債的惡性迴圈。

原本只是有一點點青黃不接的這回背上大量債,原本沒有青黃不接的這回背上了債。各地官府上交上去的借貸成果不小,地方富戶大戶也獲得了比平時多的借貸。

等於是從百姓們身上刮出的油水,一方面被地方官府上交邀功,一方面被地方官府的上下大小官吏貪墨到自己的口袋裡了。還有一方面就是被地方富戶拿了。

百姓們卻成了最大苦主。

戶部尚書瞭解到這些情況後,一時間陷入猶豫中了。按理他應該去向陛下說明情況。但是怎麼說呢?說戶部這條政策沒有施行好?或者怪吏部官員管的不好?或者怪大理寺御史臺監察不力?

他作為這條政令最相關的高層負責,首要責任肯定是在他身上的,他逃不掉。

甚至他根本想不到除了他,還有誰更適合來背這個鍋。

一時間,這位戶部尚書很是糾結。

---

陳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捉鬼天師

流螢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