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飛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章 梁國魏國的議論,修行在大宋,沐飛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國。

梁國君臣上下對於大宋此事也有所知曉了。尤其是上層,對於其中發生的很多事都知道。

朝堂上的議論也就有了。

梁國君王在朝堂上拍著龍椅扶手說:“諸位愛卿,你們看看,他宋國出這麼個制度到底是好是壞?”

下臣們不知陛下是怎麼想的,所以都不敢發表意見,有幾個怕冷場就出來說幾句不痛不癢的話。

梁國君王說:“給朕說點有用的,別打馬虎眼。誰要是跟我打馬虎眼我就殺了誰,你們這些人個個都不忠君愛國,現在給你們機會表現你們要好好珍惜,不要白白浪費機會。”

大臣們被這麼一罵才紛紛開口豁出去了,不管陛下是怎麼想的了,想什麼說什麼,陛下要的就是我們表態,不管是想法跟陛下的不謀而合還是跟陛下的相左,都比被陛下認為騎牆頭好啊。

朝堂上的大員們意見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一派是贊同大宋朝廷的做法。另一派當然是不贊同大宋朝廷的這種做法。

贊同的這方意思是,這樣一來蜀地的自治就得到了極大的削弱,所謂藩王勢力要得到削弱,首先一條就是官吏的管控,讓官吏害怕朝廷,對朝廷有要求,既要眼巴巴的指望朝廷對他們好,又對朝廷要有畏懼,害怕朝廷查他們。而在蜀地設立巡視御史制度,可是自蜀地成藩王后最大的一種變動了。如此大的動作將會直接讓蜀地官吏不再只是受蜀王府鉗制,其升遷降職朝廷派下來的御史都有很大的話語權。

那麼對將來的削藩來說,現在這一步就是走了很堅實的一步,為將來打下了很牢靠的基礎。

大宋削藩是既定的目標,現在的皇帝他為了顧惜自己的羽毛而不做動手,只在一旁慢慢的溫水煮青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而這一步,則是藉著百姓民心的東風,往前走了更大的一步。這是大宋帝王的本事啊,原本咱們都不看好這次蜀地的這場動盪,甚至咱們的人已經開始攛掇百姓造反,只可惜剛開始沒多久朝廷就下了公文設立總理御史衙門,百姓們有了個宣洩的口子,造反的情緒再也沸騰不起來了...

反對的一方則認為,在蜀地設立這種機構並不一定真能起到有用的效果,如果百姓一旦在兩三年後發現這個總理御史衙門也是形同虛設,那麼給了百姓希望又掐滅他們的希望,百姓可能就有更大的反彈了。甚至造反都是正常的。

兩派旗幟鮮明的互相爭論,而龍椅上的梁國帝王則很滿意的看著堂下眾大臣的爭論。他很喜歡聽大臣們爭論,這代表著百官們不是某一位臣子的一言堂,而真真確確是他這個帝王的,是我的就都是我的。

你們都要在我面前表達你們的想法,你們都要力圖讓我認同你們的意見。你們想要自己的政見抱負得到施展你們就必須跟著我哄著我。我是你們的帝王。

爭來爭去,帝王眼見差不多了,便開金口道:“諸位愛卿不要爭論了。朕倒是覺得應該把你們兩方的意見揉和起來,既要看清楚宋國朝廷在這件事上的這個做法有其可取之處,同時也要知曉其中所隱含的危機。”起點

“那麼...咱們大梁是否也可以借鑑一二?”龍椅上這位帝王忽然話鋒一轉。

帝王這句話一說出來,頓時,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明的氣氛。座下文武百官忽然都沉默了起來。

梁國有藩王之禍患嗎?有,而且是真正的心頭之患。但削藩?提到削藩二字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啊。

梁國帝王看到這情形,不禁暗暗咬牙切齒,你們這些廢物有什麼用,拿俸祿不辦事,藩王之患多少年了仍舊沒有絲毫解決的辦法。

人家大宋把唯一的蜀地藩王玩弄於股掌中,隨時可以拿掉王爺這個頭銜,卻為了所謂的名聲刻意忍著不這麼幹。同樣作為帝王的朕很羨慕很羨慕啊。

“陛下,西邊南頭縣最近走了水燒了上百家...”群臣開始轉移話題了。

對帝王來說要削藩,保他家王朝,但是對百官來說,他們也要保他們的腦袋,他們不想被手眼通天在朝裡有無數眼線的藩王給弄到封地去弄死!

在魏國,也發生著差不多的事。

朝堂上的百官討論的熱火朝天關於最近大宋蜀地發生的事。

不管堂上堂下文武百官帝王將相怎麼說,其實人人都在心裡慨嘆大宋朝廷的高效和謀略。本來明明是一件壞事,結果硬生生被朝廷給弄成了好事。到最後百姓們的怨氣得到了平息不說,百姓對朝廷對帝王的敬意更加深厚了。

這是梁國和魏國君臣捫心自問,很難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捉鬼天師

流螢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