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七章 阿翁這個老糊塗蛋,大唐好聖孫!,林家龍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治下百姓喝上肉湯,這可是了不起的宏願。

聽到李象的話語,里正也同樣憧憬。

雖說不知道李象的身份,但也不妨礙他嚮往美好生活。

其實不光是菜,在古代,肉類也同樣稀缺。

華夏的飲食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如現代般完善,就像是周天子八珍,也未必有人能享受得了。

就比如那個大菜肝膋,就是指狼油狗肝粥。

具體做法是,把狗肝塗上狼的脂油烤好後,放到米里熬粥吃。

是古非今不可取,就是這個道理。

在古代,牛官方明令禁止食用和私人屠宰的,不僅是因為牛是人類的好幫手,更是因為牛本身就是一種戰略物資。

牛皮可以用作硝制鎧甲,牛筋可以用來製作弓弦,這都是戰略物資。

這也是為何程咬金殺個牛還要上報官府找點理由的原因,那是因為牛在官方有戶口,稱為“官牛簿”。

長沙簡牘博物館中就有三國吳時期的官牛簿,其上詳細記載了官牛的毛色、牛齡、牛的來源、養牛人等等資訊。

牛肉不能吃,所以就只能吃其他的肉。

貴族吃羊肉,普通人吃豬肉、魚肉和狗肉。

豬肉這個東西,在古代並不受待見,某些網文實際上誇大了閹割的作用,其實就算把豬閹割,肉吃起來依然會有腥臊味。現代人吃到的沒有怪味的豬肉,是因為用大把的香料和料酒去腥增香。

而古人哪來的那麼多香料,就算是貴族,也架不住天天這麼用啊。

羊肉就很高階了,不需要香料就能很香。

但即便是這樣,豬肉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現代豬肉便宜,是因為引進的國外豬種。比如長白豬、蘇聯大白豬等,吃三斤飼料就能漲一斤肉,而我國本土的黑豬,要吃上五六斤飼料才能漲一斤肉。

至於魚類,也不是在河裡隨便就能弄到的。四大家魚是洄游魚類,沒有辦法養殖,當時河裡都是些鯉魚鯽魚之類的魚。

建國以後,科研工作者們廢寢忘食,不懈研究,終於攻克了四大家魚的人工繁殖技術,從此魚才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現在大家在餐桌上看到四大家魚就覺得心煩,殊不知這其實是幸福的煩惱。

至於鯉魚,唐朝皇室並沒有禁止捕撈。

有地攤說唐朝因為皇族姓李,所以禁止民間吃鯉魚,這純純是瞎幾把扯淡。

這個說法最早出《酉陽雜俎》,它的地位約相當於現在的網文,可信度自己想。

唐代的《食療本草》之中,明確說明了鯉魚身上各個部位的食用價值,也沒有任何鯉魚不能捕捉和食用的記載。

另外,唐代的詩人對於吃鯉魚也似乎情有獨鍾。

王維曾有詩云“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鱠鯉魚。”,白居易也寫過“船頭有行灶,炊稻烹紅鯉”,真要是吃鯉魚犯法,他倆早進去了。

李象也在琢磨,是不是找點專業的人才,去開發一下魚類的養殖業。

豐富大唐人民的餐桌,也是他這位皇太孫應該做的事情。

陳家莊的情況,李象大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的。

除了契苾沙門所在的陳家莊,李象還去了幾個村子,胡人們漢化得都不錯。

學吧你就,大雜居小聚居這一塊兒,李象用的還是升級p露s版。

回到酒樓的時候,李漱正在等著他。

“姑母。”李象和她打招呼。

李漱指著角落裡堆放的幾個箱子說道:“那裡面就是白迭子,也就是你說的棉花,我已經讓工匠們用弓弦彈好了,你拿去試試。”

“還試啥,現在都開春了。”李象撇撇嘴說道:“其實這東西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塞到衣服或者被褥裡,也可以像羊毛一樣紡成線,織成各種衣服——當然,這還需要姑母讓人去研究。”

“懶死你得了。”李漱哼了一聲,又說道:“還有兩個箱子是白迭子的種子,你看看,推廣到哪裡比較合適。”

“嗯,”李象稍稍想了一下,決定就近選擇陳家莊算了。

反正契苾何力的弟弟在那裡,離長安也近,先讓陳家莊的人嚐嚐甜頭,才能把這東西更好地推廣下去。

可讓李象沒想到的是,他想要推廣白迭子的想法,在陳家莊遇到了阻礙。

村民們不瞭解這是什麼東西,根本不想種,無論怎麼勸說,都是不太情願。

李象甚至開出一畝地棉花按照兩畝地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白漣君之二《憶王孫》+番外

清尊

韓娛之演奏家

檸檬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