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是,陛下!,大唐好聖孫!,林家龍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李世民這聲呵斥,李承幹下意識地摳緊腳趾頭。

無他,血脈壓制耳。

坐在他身邊的李泰抿著嘴,強迫自己不笑出聲。

然而這幸災樂禍沒有持續多久,李世民的問題很快就問到了李泰的頭上。

“青雀,你身為我大唐人人稱讚的賢王,難道就沒聽到什麼風吹草動?”

李泰張張嘴,腦子裡風暴半天,終於憋出一句:“臣有罪。”

他倒是知道此時不是叫阿耶的時候,不然的話指不定又是一句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你就是這樣做賢王的?”李世民還在輸出,獵殺目光又看向李治:“稚奴,你呢?”

被問到的李治撲稜一聲,從凳子上滑下來跪在地上,連聲向李世民認錯。

老李嘆息一聲,感覺無比心累。

“起來吧!看看你這熊樣!”

李治嗚咽一聲,重新爬起來坐回凳子上。

血脈壓制,可不僅僅壓制李承幹,李泰和李治也擁有同樣的被壓制效果。

“象兒,你來給他們說說!”李世民擺擺手,示意讓李象給他們敘述一遍。

“是,阿翁。”李象點頭應道,隨後事無鉅細地給兩個叔叔一個爹講述了一遍前因後果。

三人聽罷,反應各自不一。

李承幹在咬牙切齒,李泰義憤填膺,李治……就有點事不關己了。

“我不相信高陽會做出這種事情!”李承幹斬釘截鐵地說道,突出一個絕不相信。

“我也一樣。”李泰和李治也附和道。

“現在不是你們相信不相信的問題,現在的關鍵在於,應該如何去做,才能夠將輿論的危害降到最低!”李世民敲了一下桌子。

“當然是正本溯源,捉拿散播流言之人,查清楚事實真相,然後進行澄清。”李治率先說道。

李象看了一眼李治,心想好啊,很好啊,你也想寫一本《大義覺迷錄》是吧?

“不,事情沒這麼簡單。”李泰沉吟著說道:“現在還只是傳聞,若是朝廷真的下場去澄清,甚至抓捕散播流言之人,那就是黃泥巴掉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李世民聽後,認為李泰說的很有道理。

“那你呢,高明,伱怎麼看?”李世民問李承乾道,“你是太子,總該拿出些章程吧?”

“依我之見,與其澄清真相,不如轉移輿論的重點,分散人們的注意力。”李承幹再次用上了當年李象教給他的妙妙招。

“哦?”老李一下就來了興趣,莫非這好大兒真的開竅了不成?

李泰也是頗有些不服地看著李承幹,心想你還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不成?莫不是象兒在私底下給你開了光?

“給他們一個新的話題!”李承幹雙目亮閃閃的。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問道:“比如呢?”

“發動一場戰爭!”李承幹說道。

聽到這話,老李眼睛都睜大了,他不可置信地看著李承幹:“發動一場戰爭?”

就為了轉移一下注意力,發動一場戰爭?這成本也忒高了吧?

“呃,其實小一點的戰爭就行。”李泰補充道,他也覺得這個建議……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若是戰爭這種程度的事情,還真能把注意力給吸引到別處去。

“呃,容我打斷一下。”李象知道自己再不出場,這活爹和兩個活叔叔指不定出什麼餿主意:“就算是小一些的戰爭,也有些過頭了,畢竟只是為了轉移朝野的注意力而已——為什麼不驅逐長安當中的二十幾名倭國遣唐使呢?”

眾所周知,倭國從貞觀五年開始,便派遣遣唐使團出使大唐,謀求與唐朝建立外交關係。

貞觀五年十一月,倭國第一次遣唐使到達長安城。

其使團大使為犬上三田耜,副使為藥師惠日。

老李對此十分高興,安排他們在長安參觀學習了一年左右時間。

貞觀七年,遣唐使團完成既定任務歸國時,李世民特派高表仁作為唐朝的使節回訪日本,一同隨行的還有遣唐留學僧靈雲、僧旻等人。

當然,高表仁到了日本的朝堂之上時,與天皇為禮節問題發生了爭執。

最終,高表仁憤然揮袖而去,拒絕遞交唐朝皇帝的國書,要求立即回國。

如果按照歷史,從此以後一直到永徽四年,倭國才派遣使節前往唐朝。但由於去年在高句麗的戰爭當中,倭國大敗虧輸,所以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白漣君之二《憶王孫》+番外

清尊

韓娛之演奏家

檸檬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