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 收賬了(求收藏,求推薦),搶救大明朝,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衛河封凍前,海沙島就萬無一失了。”
《守圉全書》是山西絳州名士韓霖(天主教徒)利用從西方傳教士那裡學來的知識,在崇禎八年時寫成的一本軍事著作,共有八卷,主要介紹了西洋的火器和築城技術。其中就有大量的篇幅介紹稜堡!
這本著作在熱衷於築城計程車大夫中流傳很廣。所以朱慈烺昨天提出要在海沙島上修築稜堡後,居然有好幾個文官都自告奮勇要幫忙。朱慈烺一開始還不相信他們懂稜堡,讓湯若望去考核,考核後才發現,這些人居然都熟讀過《守圉全書》!對稜堡的瞭解遠超過朱慈烺本人。
所以朱慈烺就從中選了幾人,讓自己的老師,同樣熟讀《守圉全書》的李士淳以工部左侍郎的官職帶著他們去負責築城——也沒有什麼好的原材料,就是用泥土填在草袋子裡面修成個稜堡的樣子。
朱慈烺眯著眼睛琢磨了一下,輕輕搖頭,低聲道:“不會來大沽口的......如果李闖來大沽口就好了,本宮才不怕他。現在怕就怕他不來大沽口,而是直奔山海關而去啊!”
“去山海關?”吳襄聽見朱慈烺的話,稍稍一驚,朱大太子可有點烏鴉嘴啊,別又給他說中了。
“去山海關幹什麼?”吳襄問。
朱慈烺看了自己的老岳父一眼,心說:去山海關當然是打你兒子了!
他吐了口氣:“山海關是個好地方啊......如果只有李闖一家要去,那還好辦,若是多爾袞也要去,那就麻煩了!”
李闖一家去了,吳三桂未必會落水當漢奸,朱慈烺這個大明好妹夫還能挽救他。可要是多爾袞也去了......吳三桂難道還能西拒流寇,東戰八旗嗎?
到時候他多半會選自己給出的下策......甚至連下策都選不了,直接剃髮當漢奸去了。
......
“陳閣老,怎麼樣了?傷事好點了嗎?”
“駱,駱指揮,老,老夫正在想辦法,能不能再寬限幾日?”
現在是大順永昌元年四月十三日的清晨,北京內城中,某處被藍衣白帽的大順兵士看守的宅院之中,正在上演彷彿高利貸催賬的場面。
一大清早來訪的是駱修身,他現在被汝侯劉宗敏派了個北鎮撫司指揮的差,其實就是管收賬的官。
那些吃不住拷打,願意拿錢出來換命的前朝官員勳貴的賬就由他去收——只有他收到了賬,那些人才會逃過拷打之苦。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活命了。
如果是文官和宦官,出夠了錢就可以活命,如果是勳貴,人財兩盡,得個好死而已。
而駱修身今天來見的人則是個文官,就是大明前任首輔陳演。他欠了劉宗敏六萬兩的閻王賬,已經逾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