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小菩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六章 做平臺的根本,未來超級智慧系統,雁塔小菩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木龍科技一直以來都是以提供技術支援和硬體產品為主的,很少碰平臺這個東西,這一次木龍科技突然做了個打車平臺,自然讓很多人出現各種想法,畢竟木龍科技是全世界第一家做無人駕駛網約車的平臺,不出意外的話,只要車子產量跟上,使用者數量不是問題,難道木龍科技也要開始對終端使用者下手了?
這一次大家倒不是介意木龍科技搞平臺,畢竟木龍科技的人工智慧為這麼多平臺提供技術支援,使用者資訊木龍科技想要的話有的是,大家在意的是,有了使用者資訊之後,木龍科技會做什麼?
甚至有網友開始在遐想,如果木龍科技搞個社交平臺會是什麼樣的,社交平臺這個東西壟斷性太強,就像阿里多少次想要挑戰微信,結果都是白花了銀子。但既然是壟斷,自然就會有弊端,使用者永遠希望市場是存在競爭的,也樂得看到競爭,而且木龍科技搞社交平臺的話,是不是意味著全息通訊要來了,未來的社交平臺是不是會植入智慧和全息?以後是不是不用被賣茶葉的騷擾了?
不得不說,網友真的是充滿了想象力,居然在網上開起了探討會。
只不過網友可能真的是想多了,搞一個更智慧更合理的社交平臺,劉凡倒確實是想過,不過不是現在,這一次搞打車平臺還真不是這個目的,而是因為劉凡找不到合適的合作伙伴。
網約車這個行業,雖然滴滴之前出了事情,但還是一家獨大,然後其他幾家小的稍微分點肉吃。
劉凡之前還是想走提供技術支援的合作模式,但是當他去跟這些網約車平臺交流的時候,搞得他有點不太舒服。
之前滴滴出事的時候大家就都知道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客服的外包問題。但當劉凡這次走訪了各個平臺之後才知道,大家還是外包的。
當然他們有他們的理由,省錢嘛,畢竟做企業的。
但是在劉凡眼中,做硬體和軟體的科技企業最應該關注的應該是研發,而做平臺的企業最應該關注的就是服務。這才有擔當的企業該做的,也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走的長久。
做好服務確實很燒錢,就像一個客服中心,自己搞跟外包能差至少30%以上的成本,但你是做平臺的,你不得為在你這個平臺上消費的客戶負責麼?你不得把客戶的安全,客戶的權益放在第一位麼?不然你做什麼平臺啊?
這就好比做電腦的公司不搞研發,靠著收購了ibm的pc業務獲得了一點技術優勢,然後就只關注營銷,還天天叫囂自己多麼多麼牛逼,宣傳自己賺了多少錢,等別人技術起來了,一問有啥核心技術,沒有。還要不要臉了?
借用某大哥的話說,看你幾時完。
所以當劉凡參觀完市面上的網約車平臺的客服中心,安全中心等部門之後,再跟老闆們溝通了一會兒之後,就默默的離開了。
賺錢是企業的天性,無可厚非,劉凡也不想去以自己的立場跟別人爭論什麼,只能說大家可能觀念上有一點小小的分歧,劉凡不放心把客戶交到他們手上,因此決定自己搞平臺,反正對現在的木龍科技來說,搞個平臺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至於客服問題,劉凡馬上組建了自己的客服中心,以人工客服+人工智慧客服+人工智慧安全的方式來保證客戶的權益。
當天晚上十二點,木龍打車app上線,一小時下載量突破2億。雖然只有五個城市納入了首批試點名單,但並不影響大家想看看app張什麼樣的衝動。
木龍打車app保持著木龍科技一貫以來的極簡風格,開啟app,點選確認閱讀使用者須知後,上面的選擇欄只有三個選項:市內打車、跨市打車以及安全中心。
考慮到安全隱患問題,木龍打車不提供拼車服務,同時,車都是一樣的,也就不存在什麼快車和豪華車之分,木龍打車更不涉及金融,不像現在那些打車軟體裡面搞得跟p2p平臺一樣,還放貸。
右下角是個人中心,裡面有個人資訊、歷史行程、錢包、優惠活動以及設定。
目前的優惠活動只有新使用者首單優惠以及部分人群半價優惠,包括軍人、7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以及在校學生。
看得出,劉凡確實不打算搞太多的價格營銷。
中午十二點,第一批無人駕駛網約車正式在五個城市上線,每個城市投入三萬輛。平心而論,三萬輛這個數量已經不低了,這也是把力量集中在五個城市的原因,儘可能的不想出現過於供不應求的情況。
畢竟像滬上一共也就六萬臺計程車。但劉凡還是低估了大家的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