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沒錢寸步難行,風起南朝,宋制天下,唐宋文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陰霾的蒼穹之上,層雲疊嶂。刺骨的冷風吹來,紛紛揚揚的雪花從淺灰色的雲層中簌簌地往下掉,渭水兩岸,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

長安城,安西將軍府,前殿。

一席裘襖的劉義真端坐在東堂的翹頭案後,翹頭案上堆放著十數卷簡牘。

“桂陽公,臣等商議後,認為折衝府招募府兵及徵調出戰,為保萬全,可由安西府奏請朝廷,頒發專門的兵符和敕書。並由安西將軍府所領州刺史與折衝府將官堪合後執行。”

翹頭案左側,坐在王鎮惡之下的王修,向著劉義真說道。

今日的東堂兩側,坐滿了安西將軍府的文武大臣,包括杜驥等五人,他們都是為折衝府設立一事而來。

自確定設立折衝府以來,連著數日,劉義真都未曾踏出長安城半步。這些日子,他每日裡都在同安西將軍府一應文武商議折衝府之事。

聽得王修所言,劉義真眉頭微微上揚,眼中劃過一抹驚訝。

記得那個時空的唐朝歷史上,若要調發府兵徵防,與如今王修所言之法幾近相同。

望著東堂中的一眾文武,劉義真在心中不禁感嘆,折衝府是在自己超越這個時代千年見識的前提下,提前二百年提出。

而兩側這些個文武官員,卻能根據實際,提出兵符、敕書這般與折衝府徵防相符的方案,這種見識,劉義真也不得不深感佩服。

“以兵符、敕書堪合後徵防,確實是保證府兵不被濫用的最好之法。”

劉義真很是贊同的說道:“如此,便奏請朝廷,製作折衝府徵防所用的銅符,以魚為形制,稱‘銅魚符’,與敕書同時使用。”

“諾!”

“桂陽公,末將等也有提議。”

坐在左手第一位的王鎮惡向劉義真拱手道:“有關折衝府府兵的兵員之數,末將等認為可參照晉初王國置軍來確定。”

劉義真聽得微微點頭,看了眼王鎮惡和諸將道:“參照王國置軍並非不可,然關中之地因為戰亂,戶口之數不能定。可能有些郡人口很多,有些郡人口很少。”

“若全部按照王國置軍,分大府、中府、小府,某些郡縣可能募千人都難。”

“折衝府初設,關中又為胡人所覬覦,所轄之地,可據實際情形調整,不能全以均數。府兵人數,每府暫定為兩千五百人。”

“蕭關以南,武關以北,天水以東,潼關以西,包括長安在內,可設五府。五府之折衝都尉、果毅都尉人選,別將、長史、兵曹參軍人選,就由諸位愛卿商議後提出。”

底下諸文武聽得互相看了看,而後向著劉義真拱手道:“遵命!”

這桂陽公,治軍治政的手段愈發成熟,說話做事,完全不似十歲兒。

宋公讓其多看、多問、多學,日子再長一些,恐怕誰都壓不住。

“桂陽公,下官這裡還有一事!”

坐在右手第一位的杜驥朝劉義真拱手道:“折衝府造府兵名籍,評定優劣,是否申送安西府?”

“自然!”

劉義真說道:“不僅府兵名籍,評定優劣要申送安西府。日後府兵三年內的宿衛、徵防、差遣、呼叫情況,都需要造冊送之安西府,如此便於管理。”

“諾!”

“桂陽公,末將這裡也有一事!”

沈田子朝劉義真拱手道:“前日杜珏、柳光世、韋祖宣、裴禹四人問末將,若府兵自備軍資、衣裝、刀劍、弓矢和行糧皆由府兵自備,當以多少為限制。”

“沒限制!”

劉義真看著沈田子笑道:“只要不影響行軍,不影響戰鬥,這些都由府兵自備,趁手為宜。”

“倒是需要徵防府兵時,折衝府應配的些許戰馬、帳幕、鍪、甲、弩、矟等武器,折衝府需做足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諾!”

“這裡還有一事!”劉義真看向兩側文武道:“我還想在關中試行公廨田。”

“公廨田?”

一眾文武看著劉義真眼中充滿了疑惑,不知眼前這個小小的桂陽公,又有怎樣的奇思妙想。

實在是入關以來,劉義真做的事,提出的建議,對於治理關中,確實有著很大的作用。

“所謂公廨田即公田。”

劉義真看向疑惑的諸文武解釋道:“如今關中之地,急需恢復民生,而百姓租布因為戰爭緣故,年年增加,於恢復民生而言絕非好事。”

“若各衙門能有各自的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陰邪君

聶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