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祖宗之法,風起南朝,宋制天下,唐宋文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能把藏匿深山的百姓引出來,你們估算能得多少人口?”劉義真看向在座的三人問道。
“這個......”
劉乞和檀道濟帳下參軍面面相覷。
檀道濟帳下參軍不用說了,他屬於武將,打仗還行,政事上一竅不通,駐守華陰也是臨時的。
劉乞雖然常在劉義真身邊,多少知些政事,百姓藏匿深山也是他逼問俘虜得知,可對於藏匿的大概人數,他哪知?自然不敢亂講。
“秦嶺之大,十數萬人當是有的。”段宏看著劉義真開口答道。
劉義真立即轉向段宏道:“何以見得?”
段宏久歷官場,又是後燕國戚,還助慕容德建立南燕,曾官居徐州刺史一職,治軍治政自有方法,這種關乎民生之事,當然也知道不少。
“回貴陽公!”
段宏道:“秦嶺連線關洛,阻隔南北,地域廣大。關洛又常起兵戈,百姓為避戰亂逃入深山者,當是無數。末將猜測十數萬之數也為保守估計。”
劉義真聽完有些吃驚地看著段宏:“當真?”
十數萬還是保守估計,有些誇張了吧。
秦嶺在大,十數萬人擠在裡面,天天吃喝拉撒就是個事,縱然裡頭物產豐富也經不住長時期消耗。
段宏看出了劉義真的疑惑,答道:“末將絕非信口開河。”
“自漢末以來,天下戰亂頻繁,百姓躲避藏匿名山大川者不可計數。”
“曹魏以降,不論天子、諸侯,都曾明令各方招納避世百姓,但所獲不過十之三四。”
“為何?”震驚之餘,劉義真詢問道。
“自古以來,深山名川中多蠻人,他們或聚于山林,或緣水為家。”
段宏答道:“百姓避世,多與這些蠻人結合,數百年下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口戶數只增不減,當以百萬計。”
劉義真聽得猛然一怔,不可思議的看著段宏道:“如此之多,朝廷為何不將他們遷出來。”
“很難。”
段宏道:“這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利益之爭,蠻人中也不乏有智慧者,。他們聚為部落,自立為王。”
“歷代以來,為爭山澤之利,這些蠻人部落還與官府爭鬥。”
“官府或征剿,或招安,然蠻人源源不斷,似無窮無盡。”
“不得已,朝廷為求安寧,只好將部分山澤賜予他們,不收租布賦稅。”
“如此一來,更多的百姓選擇逃往深山,做了蠻人。”
“這秦嶺山中就有幾支蠻人部落,實為關洛乞活的百姓,佔了山澤,自稱宗帥。”
“原來如此!”
聽到這,劉義真算是明白段宏為何說這秦嶺山中有百姓十數萬,感情有歷史遺留問題在裡面。
據山澤為部落,沒有租布賦稅,自相統屬,自給自足,確實比給朝廷當老百姓來得強。
這般情況,想要把百姓從深山老林中引出來,怕是要費盡周章。
“報......”
值守的親衛從外面匆匆跑進公堂,朝劉義真拱手道:“桂陽公,宋公率領大軍已經到了城東十里外的潼關集。”
劉義真聽得二話沒說,站起身道:“隨我出城迎接。”
從潼關到華陰縣,上百里地,大軍昨夜出發,能在今日晌午之時到達,行軍速度已經是比較快了。
按照劉義真的估算,若非拋棄輜重的急行軍,大軍常行軍,日行有個四五十里就很是不錯了。
......
臨近晚秋,晌午的日頭還很是毒辣,田間地頭經過連日的暴曬,好些都已經乾裂開來。
段宏、劉乞率領百餘騎兵剛剛出得華陰縣城西門,就見得遠處的官道上塵埃飛揚,遮天蔽日。
隱隱還能聽到軍隊行進的腳步聲和戰馬的嘶鳴聲。
“駕!”
催著坐下戰馬,劉義真很快就看到了官道上快速行進的前鋒大軍。
繞過前鋒,劉義真遠遠看到了自家阿父所乘的戎輅車。
戎輅車又名革輅車,乃天子乘坐之御車。
天子御車有五輅,曰天子五輅,分別為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
革輅車為天子征戰或打獵時所乘坐,於車後插有五面大白旗,車馬行進中隨風高高揚起,威武不凡。
去歲末,天子策劉裕為宋公,特賜其大車、革輅車,以示尊貴。
其中大車便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