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不情之請,風起南朝,宋制天下,唐宋文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車士,隨為父到城牆上走走!”

結束了會議,在偏廳用了些膳食,劉義真就被劉裕叫著,在慧嚴和尚和十數名親衛的隨行護衛下向著北城牆走去。

一路上不少年輕的甲士在將領的指揮下清理著大戰後留下的痕跡。

城牆上甲兵列陣,放眼望去,潼關形勢盡收眼底。

正如後世《潼關衛志》記載那般:“關之南秦嶺雄峙。北有洛、渭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則華嶽三峰,聳還諸山,高出雲霄。”

極目西眺,明媚的日頭下,大河之水浩浩湯湯,恍若天上而來,巨大的濤浪拍打著兩岸,氣勢磅礴,波瀾壯闊。

“車士!”

劉裕望著洶湧東逝的大河水,輕撫著身旁劉義真的髮梢,和藹地問道:“今日會議聽之可有收穫?”

“回阿父的話!”

劉義真揚起小腦袋,天真地答道:“孩兒有一事不明!”

“哦?何處不明?說與為父聽聽。”

劉裕眉目一揚,頓時來了興趣。

他把愛子叫出來,除了登高以望關中山河,更是想要考教他。

二十年南征北戰,再回頭以是暮年。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可正如曹操詩中所言:“神龜雖壽,猶有盡時。”

有朝一日,若夙願未了,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繼承他的志向,完成其未完成之事業。

一旁手捏佛珠的慧嚴和尚,這會兒也饒有興致地看著劉家這個第二兒。

作為名滿天下的高僧,除了非凡的佛法造詣,他在識人之術上亦非常人可比。

上午的朝會,劉義真說出的那番看似拍馬屁的恭維話,實則暗藏機鋒,大有取晉室而代之之意。

他想看看,劉家這個第二兒還會說出怎樣驚人的言論。

劉義真歪著小腦袋,稍作沉思後道:“朝會上阿父言,若滅亡姚秦,當留部分精銳於關中,以防萬一!”

“可關中之地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稱,要守住關中,只留部分精銳恐首尾難顧!”

“倘若關中不守,河南、淮北必將淪為南北爭奪的戰場。一旦江東有變,北虜定會趁機南下,對我宋臺將構成極大威脅。”

劉裕聽得驚訝之情溢於言表。

自己這個兒子竟然將局勢看得如此透徹,這般眼光比之朝中那些久居高位之人亦不遑多讓。

欣慰之餘,劉裕耐心地解釋道:“關中之重為父自然知曉,然秦川之地為各方所覬覦。”

“若屯大軍於此,不論索虜亦或是拂拂虜,必將因此而受到威脅,夏、魏兩國定然結盟。”

“到那時我朝不僅要面臨倍增的軍事壓力,防禦戰線亦將由河洛延至關中,朝廷財政恐難以支撐。”

“留部分精銳於關中,只要長安、潼關不亂,便可威懾夏、魏,使兩國不敢輕易染指關中。”

“昨日為父接到朝廷紅翎信使送來的奏疏,三吳之地今夏洪泛再起,錢塘諸縣旦夕間化作澤國,黎民百姓葬身魚腹者不可計數,南方多地因此鬧了民亂。”

“此時穩定朝局才是當務之急。”

劉裕把話說到這,劉義真算是明白了。

征伐關中,滅亡姚秦,不過是劉裕為了增強自身威望而採取的行動罷了。

以滅國之功成就更偉大的豐功偉業,關中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至於什麼洪水氾濫,民變四起,財政難以維持,都是藉口。

歷史上劉義真鎮守關中失利,劉裕雖叫嚷著要再次北伐,真正行動起來卻是讓右將軍朱齡石敕令劉義真趕快撤離,自己則坐鎮彭城,為代晉做準備。

“阿父!”

劉義真忽然伏跪於地,在劉裕詫異的眼神中,恭敬地叩首道:“孩兒還是想請阿父多留些精銳於關中。”

“在此孩兒有個不情之請,待關中收復,有朝一日阿父班師凱旋之時,孩兒想為阿父鎮守關中。”

“你要鎮守關中?”

看到劉裕驚詫的眼神,劉義真便知這個時候的他還沒有讓自己鎮守關中的想法。

歷史上劉義真鎮守關中,當是劉穆之突然去世,朝中無人主持,劉裕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

不然他不會把自己最為疼愛的兒子留在關中這個危險之地。

劉裕驚詫之餘,彎下腰將其扶起,拍了拍他膝蓋上沾染地塵埃,笑罵道:“臭小子,年紀不大,志氣不小。你能有如此志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陰邪君

聶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