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年有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章 祥瑞之兆,後宮紅顏錄,惜年有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妾便在這裡守著陛下。”鄭惜年溫柔的說道,對於不做湯的言論卻是沒有入心,只是在心中開始思考堯帝的用意……
宮中流言紛紛,嫡子專橫跋扈的流言似是如同猛虎一般,一夜之間迅傳遍宮內宮外,一時引起無數揣測,宮裡亦是眾說紛紜。
只李元康不甚在意,些許流言罷了,還傷不了他,一切不過是個剛開始罷了……
為堯帝侍疾一事,便這般定下了,餘下眾人的即便不甘心也沒有辦法,不過對於堯帝的身體,眾人似乎有了新的疑慮。
不過是一場風寒罷了,帝王的身子便這般孱弱,看來有些事還是需要儘早打算,這麼看來,這些生在前頭的皇子還是很有優勢的。
堯帝的病斷斷續續的養了一個月,一直未好全,眾皇子入朝的事便耽擱了下來。
堯帝徹底拋開了朝中繁雜的朝事,只安心養病,除了鄭惜年,李元康和永安,旁人一概不見。
如此到了三月,堯帝的病還未好全,宮外又有了新的流言,有人說在京郊附近的圍場,見過一頭通體雪白的白鹿,是為祥瑞之兆。
也不知流言是怎麼傳的,等到傳到宮裡的時候,祥瑞之兆已是傳的沸沸揚揚,都說要想陛下龍體康健,便需捕獲白鹿,進獻給陛下,取其心血,讓堯帝服用等等……
堯帝聽聞,斥責是以訛傳訛,無稽之談,若白鹿當真是祥瑞,自然該保護,為何還要取其心血服用?
可惜堯帝的不贊同 ,沒有讓流言止息,反而是愈演愈烈,到最後已經變成需要皇子們親自出宮捕獲白鹿,才最有效用。
此言一出,眾位皇子一同到宣室殿求見,連最小,才剛剛上武學課的五皇子,都一同來了。
堯帝看著跪了一地的皇子,眉頭微蹙,不贊同道:“祥瑞之說,不過是以訛傳訛,你們身為皇子,怎麼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都沒有?孤不過是風寒未愈,與那白鹿有什麼關係?”
“回父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是這白鹿真的能為父皇治病,出宮捕獲一事,兒臣自然義不容辭。”李元佑當先開口回道。
“父皇,兒臣也義不容辭,願意親自捕獲白鹿, 為父皇分憂。”李元睿也不甘示弱。
堯帝看著躍躍欲試的兩人,轉而開口問向李元康:“康兒,你覺得呢?”
“父皇,未知全貌,兒臣不予置評,不如請司天監占卜一番,看這祥瑞之兆是否當真,還是有人趁機想要作亂。
若是當真,兒臣自然願意出宮為父皇親自捕獲白鹿。”
李元康的一番話對比兩人的話,似乎過於膽小了些,不過仔細思索,倒是也沒錯,陛下只有五位皇子,為帝王盡孝心,哪個敢不上前?
但細思極恐,五位皇子一同出宮,若是中間出了什麼差錯,蜀國江山豈不是後繼無人?
堯帝沉思了一會兒,問道:“小四,你覺得呢?”
“回父皇,兒臣以為,三皇兄說的有理,兒臣自然願意出宮為父皇捕獲白鹿,只是若是眾位兄弟一同出宮的話,難免會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為了不引起動盪,不若請霍大人卜算一番,看看到底是誰出宮最為適宜。”
李元平話裡的潛在意思便是,祥瑞之兆乃是有心人的算計,為的是將眾位皇子一網打盡,這個時候,有些人適合出宮,有些人便不適合出宮。
嫡子已然有了專橫跋扈的名聲,又因為天然的優勢,本就惹人眼,作為嫡子一脈的他,自然不該讓嫡子這個時候出宮冒險。
堯帝微不可察的點點頭,隨後看了一眼想要出聲的五皇子李元毅,直接略過他,吩咐道:“隨喜,去傳霍啟。”
李元毅眼中閃過一絲黯然,果然,父皇的眼中從來都沒有他的半分位置……
霍啟並沒有和隨喜一起回宮,而是讓隨喜帶了一封親手書寫的摺子,轉交給堯帝。
堯帝看著霍啟的摺子,微不可查的蹙眉,只見上面寫著:祥瑞之兆,確有其事,皇室血脈,皆可參與,為保陛下安康,還請陛下莫要阻攔。
霍啟的摺子自然不是誰都可以看的,堯帝手指輕輕敲響桌子上,半響才道:“隨喜,傳旨,讓駱霖明日親自帶領鑾儀衛五百人,護送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一同出宮,權且當是散散心,至於白鹿,不必過於強求。
你們既然有心為孤分憂,孤自然不會阻攔,等你們回來,也到了該入朝的時候了,此次也算是一次考教,
你們要時刻謹記, 你們是手足兄弟,凡事莫要過於急躁,以免因小失大,最後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