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合院的鄰居
小魚吃辣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四合院的鄰居,重生1958:發家致富從南鑼鼓巷開始,小魚吃辣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靠近鼓樓大街那面都是二進三進的院子,而他家住的這面卻是一進院,用老京城人的話說,就是大雜院,不上檔次。
這個四合院可是京城獨有的建築風格。
所謂的“四”指東、西、南、北四面,
“合”是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
正規的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衚衕而坐北朝南,大門要開在宅院東南角"巽"位,四合院中間是寬敞的庭院,一般來說普通的四合院都是一進的格局,"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
自明清以來,四合院是最標準的建築形式,合理緊湊,是京城的傳統一景。
建國以後,沒有房子的人太多了,所以政府把大量的房屋,尤其是遺老遺少的空房間劃為國有,分配給京城貧苦的百姓,街道辦主要負責的就是分配工作和房屋。
秦大寶家的這個院子住了六戶人家,三四十口人,這就顯得很是擁擠了,
不過秦家住的還行,兩間正房一間耳房,家裡五口人住的倒是挺寬敞。
"大寶啊?"一箇中年婦女從東廂房裡走出來,這是牛大媽,牛大爺是幹窩脖的,家裡七口人,住著東廂房的兩間,
他們家大寶進去過,那一鋪大炕,睡滿了人,大兒子牛大力和大寶同歲,睡覺都被擠到炕琴上去了。
"聽你媽說,你去跟人上頤和園游泳去了?你說你這孩兒咋這麼能作呢?這大冷天的,不得凍壞了?"
秦大寶咧咧嘴,他別的不服,就服這幫家庭婦女,一張嘴磨嘰起來,沒完沒了,打擾他的雅興。
這還不能不搭茬,要是不搭茬,能追你家去磨叼。
"牛大媽,牛大媽…"秦大寶咧嘴一個苦笑,跟哭似的:"大力還沒找到工作呢?"
牛大媽的注意力果然被轉移了:"可不咋地,你說你們這幫孩子,畢了業就在家一呆,啥也不幹,可太愁人了。"
一提到兒子的工作,牛大媽就有點垂頭喪氣,她家牛大力三年前初中畢業,找不到正經工作,只能跟他爸去當窩脖打零工。
"牛大媽,我可聽我同學說了,鐵路機務段正在招司機吶!"
牛大媽的眼睛立馬瞪了起來:"真假的?啥條件吶?"她是一臉的期盼。
"好像是要初中以上畢業,身體強壯,家庭成份好,別的沒啥,不過,剛開始肯定乾的是小燒。"
'小燒'就是司爐,往車頭裡填煤的。
"哎呀媽呀,小燒也行啊,那工作多好,掙的還多,我得趕緊讓你牛大爺打聽打聽去。"
說完趕緊回屋了。
秦大寶鬆了口氣,總算打發走了,不過他記得,牛大力確實在年後去鐵路工作了,後來也當上了火車司機,天南地北地到處走,秦大寶和他關係不錯。
秦大寶來回打量著院裡的一切,就連自家門口的蜂窩煤爐子都覺得親,
看了一會兒,就聽見屋裡妹妹叫他,也就沒了興致,趕緊回屋哄妹妹,從前世到現在,看樣子他仍然是個哥哥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