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共守大同:沈槯領銜,王家助力,共克時艱保家園,風雨大明之鐵血戰歌,高小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槯沉思片刻,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雷公山大營,乃天賜之險,地勢險要,水源充足,易守難攻,實為戰略要地。流賊雖眾,卻未必能輕易撼動其根本。更兼其位置巧妙,危急之時可出奇兵襲擾賊軍後方,與大同城互為犄角,相輔相成,因此,此營萬萬不可輕言放棄。”

甄士道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敬佩之色,躬身行禮,語氣中滿是誠摯:“將軍高瞻遠矚,卑職自愧弗如,實乃我軍之幸。”

沈槯緩緩站起,目光穿透暖閣的窗欞,投向遠方,似是在預見著即將來臨的風雲變幻,低聲道:“府衙內的密議,想來也到了揭曉之時。”

話音未落,門外便傳來呂六急切而恭敬的聲音:“將軍,大同知府魏大本魏大人求見。”

沈槯與甄士道相視一笑,沈槯笑道:“呵呵,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看來咱們的‘貴客’已經到了。”

甄士道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低聲獻策:“將軍,此番他們主動上門,正是我們佔據主動之時。不妨藉此機會,向他們提出些‘合理’的要求,比如大同藩庫的銀兩與糧食,甚至可以讓那張公公與代王也出點血,畢竟他們平日裡沒少搜刮民脂民膏。”

沈槯點頭贊同,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厲:“不錯,是時候讓他們為往日的貪婪付出代價了。讓他們明白,是主動獻出部分財富以保平安,還是等到流賊破城,一切化為烏有,甚至身家性命不保,全在他們一念之間。”

甄士道會心一笑,恭維道:“將軍英明,此計甚妙。”

“走!”沈槯大手一揮,氣勢磅礴,“就讓我們去會一會這位魏大人,看看他們能帶來怎樣的‘誠意’。”言罷,兩人並肩走出暖閣,迎接即將到來的談判,心中已暗自盤算著如何將這場交易推向對他們最為有利的方向。

朔州城頭,李巖的行帳內燈火通明,緊張而肅穆的氣氛瀰漫在每一個角落。由於戰事的瞬息萬變,官方塘報傳遞的資訊往往滯後於實際戰況,正如此刻,陝西義軍的步伐已遠遠超出了山西巡撫汪喬年的預估。八角堡的烽煙尚未完全消散,李巖率領的精銳義軍已如神兵天降,攻佔了朔州,標誌著他們向大同進軍的又一重大勝利。

此次出征,李巖深思熟慮,僅攜五萬餘精壯之士,將老弱婦孺妥善安置於米脂,以確保軍隊的機動性與戰鬥力。這一路走來,義軍的進展之順利,遠超李巖最初之預想,彷彿天命所歸,勢不可擋。

在戰略選擇上,李巖面對兩條通往大同的道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那條更為直接卻也更為兇險的邊塞之路。這條路雖佈滿了大明官軍的衛所堡壘,但正如他所料,那些長期飽受欺壓、缺餉少糧的邊軍將士,在義軍的旗幟下紛紛倒戈,不僅削弱了敵方的防禦力量,還極大地增強了義軍的實力與士氣。

如今,李巖麾下已匯聚了超過七萬的精兵強將,其中不乏從邊軍據點中收編的八千餘官軍,他們雖裝備簡陋,訓練不足,但在對抗朝廷的共同目標下,成為了義軍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變節的邊軍帶來了大量關於大同的珍貴情報,讓李巖對敵方的佈局瞭如指掌。

在朔州行帳內,李巖召集了馬守應、賀一龍、賀錦等一眾將領,共商破敵大計。他詳細分析了大同鎮的兵力部署,指出雖然大同城內及周邊駐軍總數看似龐大,實則分散且戰鬥力參差不齊。然而,他也清醒地認識到,大同城內不僅有正規軍,還有王家那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五千家丁,不可小覷。

提及沈槯之名,眾將無不面露敬畏之色。這位曾在盛京一役中大放異彩的駙馬都尉,以其非凡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的戰績,成為了義軍面前的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李巖深知,面對如此強敵,任何輕敵之心都是致命的。他告誡眾人,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與謹慎,充分利用兵力優勢,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方能確保此戰萬無一失。

會議在緊張而熱烈的氛圍中持續進行,李巖與諸將集思廣益,最終敲定了攻打大同的具體策略。他們深知,這場戰役不僅是對軍事才能的考驗,更是對意志與信念的磨礪。而在這場決定命運的較量中,李巖和他的義軍將士們已經做好了準備,誓要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諸位將軍,請聽我一言,切莫將沈槯神化。”李巖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睿智與冷靜,“沈槯雖為當世英傑,但其成就亦非無懈可擊。盛京之戰,他之所以能大獲全勝,一則因建奴疏於防範,二則因內部紛爭無暇外顧,加之沈槯奇謀妙策,方得此果。至於俘虜皇太極,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混戰

牛筆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