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悟空修真路,德明山居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究都比不上朝拜佛祖,取得三藏《大乘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超度苦難、解脫罪孽升入天堂!《法苑珠林》裡說:“孔雀雖然有著豔麗的色彩裝點自身,但不如鴻鶴能夠遠飛;身著朱衣之人雖然有著富貴的力量,但不如出家之人的功德深厚。”朱紫國的國王有著豔麗的外表裝飾自身但自身卻處於危險之中,有著富貴的力量卻因心病而痛苦呻吟,嘆息沒有能拯救自己的人,這難道不和唐王夢遊地獄是一樣的情形?

稱其為“會同館”,意味著不期而遇、不約而同;從前到後各個時代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各個地域也有著相同的規則。國君穿著朱紫服飾享受著朝廷的俸祿,國民為了謀取衣食而追逐名利,都有著相同的口腹身體之慾望,都同樣在性命的關鍵之處有了病症。所以豬八戒一聽到有酒米綾羅、飲食的香氣,就情不自禁地流著口水進入集市;孫悟空一見到皇榜招賢、朱紫的封賜,就情不自禁地高興地想要醫治國家。說到底在東奔西走中,追逐物質滿足口腹之慾原本就是虛假的;需要明白彎腰揭下皇榜,隨緣去醫治國家也是重要的。豬八戒為了求食卻意外得到了名聲,不經意間懷中揣著醫國的皇榜,子子孫孫、奶奶媽媽、婆婆公公這些稱呼,一下子都徒有虛名;孫悟空本是開玩笑卻認真起來,被恭敬邀請時儼然處在王者的位置,那些尊崇他、奉承他、排班站立、參拜他的人,轉眼間就如同演傀儡戲一般。

但凡真的是豪傑之士,一開口往往讓人震驚,所以如果不能讓平庸愚笨之人震驚,就不足以稱為豪傑;真的有治理國家的韜略,剛開始著手時難以被人理解其謀劃的開始,所以如果開始謀劃時不被拒絕,就不足以成就好的治理國家的方略。這就是孫悟空上前厲聲說話讓國王被嚇倒,闡述精妙道理而國王說“叫他去吧”的原因。話語之所以驚人,不在於“進前厲聲”,而在於“一千年不得好”。人如果不進行修道,縱然所追求的富貴都能實現,那也不過是在鬼窟裡的生活,與死亡相伴。活著的時候生病,病了就死亡;活著是病人,死了是病鬼;歷經萬劫輪迴,何時才能停歇?說千年不好,是針對萬劫都遭受病痛而言的,這怎能不震驚愚笨之人?道理的高深莫測,不在於“懸絲診脈”,而在於“三毫每條各長二十四尺”。《素問》《難經》《本草》《脈訣》這些醫書,僅僅能治療一時的病症,延長一生的壽命罷了。醫術的平庸,如果將三毫分為三關,把五行聚集為精氣神。按照三毫對應二十四氣,天關就在手中;把三條合起來對應七十二候,地軸就在心中。這是能治療千萬年之病的方法,是醫術當中的大韜略,世間之人很難深刻理解!所以仙人師父在結尾處指示道:“心中有秘密的良方就能治理國家,內心藏有精妙的訣竅就能注入長生。”丹道的理念就如同這治理國家與追求長生的秘訣一般,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悟、去挖掘其中的寶藏。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孫行者施為三折肱”有著深刻的寓意。

唐僧論前世,可視為修行者對自身根源和使命的回溯與認知。唐僧前世為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而被貶入凡間歷經十世修行,這象徵著修行者在不斷地輪迴中逐漸覺醒,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並努力修正,以迴歸正道。這種對前世的反思和對自身使命的明確,是修行的重要一步,如同在丹道中,修行者需要明白自己的起點和目標,才能更好地踏上修行之路。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體現了修行者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智慧與勇氣。孫悟空看到朱紫國國王身患重病,決定施展醫術為其治病,這如同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各種障礙和疾苦時,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解決。孫悟空先是化作小飛蟲觀察病情,這象徵著修行者需要敏銳地觀察自身和周圍的情況,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後去尋找藥材、煉製藥丸,這代表著修行者透過各種方法和努力來積累修行的資糧和能量。最後成功治癒國王,寓意著修行者在克服困難後獲得的成長和進步。

從整體來看,這一回體現了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的多個重要方面。一方面,要對自己的前世和使命有清晰的認識,保持對修行的虔誠和堅定信念;另一方面,要具備應對各種困難的智慧和勇氣,不斷探索和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暗示了修行是一個不斷積累和進步的過程,只有透過不懈的努力和實踐,才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言惑國

三分妖言

與大明星互換的華麗人生

於艾青

玉堂金闕

看泉聽風

躍蒼穹

武侯的戈

(西幻)寶石與枷鎖

M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