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黑風山怪竊袈裟,悟空修真路,德明山居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非平坦順暢,會有各式各樣內在的慾望以及外在的干擾接踵而至。修行者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既要對自身內心諸如貪念、嗔恨、痴迷等不良情緒的萌生保持警惕,又要對外界的誘惑和干擾擁有清晰明確的認知以及堅定不移的抵禦能力。唯有透過持續不斷地修煉和磨礪,去除內心的雜質,增強自身的定力和智慧,才能夠在修行的道路上持續前行,最終抵達丹道的圓滿境界。恰似唐僧師徒在經歷了這一事件之後,更加堅定了取經的決心,繼續一路西行,修行者也應當在面對各類困難和挑戰之時,毫不氣餒、永不放棄,始終朝著修行的目標奮勇前行。
黑風山怪被悟空降伏後,心中那股貪念之火漸漸熄滅。悟空見其已有悔悟之意,遂以丹道之法點化於他。
黑風山怪如蒙醍醐灌頂,方知自己此前被貪嗔痴三毒所迷,誤入歧途。如今,在悟空的引領下,他開始踏上修行丹道之路。
黑風山怪盤坐于山中靜處,閉眸內視,感悟體內真氣之流轉。他以心為爐,以神為火,緩緩煉化體內濁氣。那曾經躁動不安的妖氣,漸漸轉化為純淨的靈力。
隨著時日推移,黑風山怪的心境愈發平和。他每日吐納天地靈氣,與自然融為一體。山中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皆成為他修行的助力。
一日,黑風山怪忽感心中一片空靈,彷彿觸控到了丹道的玄妙之門。他體內真氣凝聚,如一顆璀璨的金丹緩緩成形。此金丹蘊含著強大的力量,既是他修行的成果,也是他邁向更高境界的基石。
黑風山怪深知,丹道修行永無止境。他決定追隨悟空師徒的腳步,在西行之路上繼續磨礪自己,以求解脫之道,成就丹道正果。大道幽深玄妙,其精妙之處在於能夠靜觀密察。需具備一雙慧眼,如此方能照見千頭萬緒之事,卻能領悟其本質總是一事,切不可被那幻影空花遮蔽了真宗實義。乃是修真的關鍵要旨。恐世人不能領悟,所以揭示出一個“觀”字,明確指出單獨修煉一物並非正道,而柔奸之徒會招來殺身之禍,這一點更是不可不知。
那錦襴袈裟,乃是天上的寶貝,即金丹的色相。唯有積德累仁,光明正大,尊師重友,透過他人的指示默默領悟,才有可能獲得回報。倘若心懷機械變詐,心中只有自己而無他人,逞強尚滑,慣走旁門左道,那都是狼謀鼠竊之輩。他們並非是想要追求長生,而是在自尋速死之路。所以修真的根本,最忌諱的就是機心。昔日端木子在漢陰遇到一位抱甕而灌的丈人,憐憫他勞作辛苦,便教他使用桔槔。丈人卻說:“我聽說有機械的地方必定會有機巧之事,有機巧之事的地方必定會有機心。機心存在於胸中,那麼純白就不能完備;純白不能完備,那麼精神就不能安定;精神不能安定,道就無法承載。我並非不知道桔槔的便利,只是覺得羞恥而不願去使用它。”端木子聽後,滿心慚愧地低下頭。丈人又說道:“你應當忘掉你的神氣,放下你的形骸,這樣或許才能接近道。你連自身都不能治理好,又哪裡有閒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耽誤我的事情!”這是厭惡機心過多啊。行者撞鐘時笑道:“你哪裡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又說:“這是你孫外公提了撞著玩的。”這就叫做隨緣安分,不設機心,逢場作戲,渾然天成,充滿天趣,這是忘機的真正快樂啊!與下文老和尚動了奸心,廣智、廣謀長短計較各使心機的行為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大道並非不可謀劃,然而心中既有自己又有他人,將人我合為一體,所追求的才是正道。追求正道的,稱之為生機,有生機者得以生存。像老僧那樣利己妨人,這是行邪道。行邪道的,稱之為殺機,有殺機者必然滅亡。大道並非不可竊取,然而盜天地、竊造化,彼此無損、兩全其美,這叫做知機。知機者,是天機。天機者,是神。就像黑熊羆趁著機會暗暗擄走袈裟,這叫做乘機。乘機者,是人機。人機者,是妖。無機顯現於自然,人機出於造作。如老僧騙得袈裟到手後,在燈下痛哭,廣智、廣謀想出力殺火攻的辦法。這是人機,是乘機,是行邪道而自取滅亡。而行者靈心坐照,忽然聽到柴響,便知道有人謀害,將計就計,上南天門借闢火罩護住唐僧,不管別人,藉著火勢助風。這是此物自我觀照,和而不倡,是知機,是天機,是求正除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