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嬰兒問母知邪正,金木參玄見假真,悟空修真路,德明山居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床邊,叫他一起去偷寶貝,說道:“我和你去偷。”八戒回應道:“做賊我也去得。”行者又說:“得了寶,我就買。”八戒接著說:“那寶貝就與你。”兩人滿心歡喜,一起縱起祥雲,徑直來到芭蕉樹下的井邊。這象徵著金公(孫悟空)和木母(豬八戒)合意同心,完全實現了金木交併,就如同夫唱婦隨一般。他們在這裡竊取天地的玄機,盜取殺中蘊含的生氣。修煉丹道的有志之士如果能在這個地方參透真正的奇妙之處,便會找到真寶的下手之處。這就如同那句話所說:“閻陽會上無人識,只與芭蕉作晚參。”
八戒下到井裡,忽然看到水晶宮,向龍王求取寶貝。這就如同取坎填離的象徵。龍王引領八戒見到烏雞王的屍體,指認為寶貝,並說:“行者有起死回生之意,憑你要什麼寶貝都有。”這寓意著丹道中的返還之妙,陰陽顛倒的作用。如果能夠轉化生殺的機運,逆向修煉,那麼災難中就會變為福氣,害處裡也會生出恩情。這就是所說的“五行順行,法界火坑;五行顛倒,大地七寶”。從丹道視角來看,《西遊記》第三十八回“嬰兒問母知邪正,金木參玄見假真”有著深刻的寓意。
一、嬰兒問母與邪正之辨
在丹道中,“嬰兒”通常象徵著修行者的先天元神或純淨的本心。太子作為“嬰兒”的象徵,向母親詢問以辨明邪正,意味著修行者需要回歸內心深處,向內在的本源(如同母親的角色)尋求答案,以區分修行道路上的正邪。這反映了修行者在面對複雜的修行環境時,要依靠內在的直覺和本真的智慧來判斷是非,不被外在的表象和虛假的誘惑所迷惑。
二、金木參玄與真假之辨
孫悟空(金)、豬八戒(木)等人物的行動代表著“金木參玄”。金和木在丹道中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如金代表剛健、收斂,木代表生機、舒展。他們共同參與探索烏雞國的真相,象徵著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需要調動不同的品質和力量,相互配合,以參透玄妙,辨別真假。孫悟空等人與假國王的鬥爭,代表著修行者與虛假的自我、錯誤的觀念和邪惡的力量進行抗爭,透過不斷地辨別真假,找到真正的修行之路。
三、修行的啟示
這一回故事給丹道修行者帶來以下啟示:
1. 迴歸本心:修行者要時常回歸內心,向內在的本源尋求指引,以辨別正邪,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修行道路上。
2. 調動內在力量:修行者需要充分發揮自身不同的品質和力量,如金的剛健和木的生機,相互配合,共同探索修行的奧秘。
3. 辨別真假:在修行過程中,修行者要善於辨別真假,不被虛假的表象所迷惑,勇敢地與虛假的自我和邪惡的力量作鬥爭。
4. 堅定信念:面對各種挑戰和考驗,修行者要保持堅定的信念,相信透過不斷地努力和奮鬥,能夠戰勝邪惡,實現修行的目標。
總之,從丹道視角來看,《西遊記》第三十八回透過生動的故事,傳達了深刻的修行道理,為修行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