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葫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罪影之痕:太康疑案第3章,懸案偵破之謎,墨香葫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死者的母親,同樣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在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而且工作時間很長,經常早出晚歸。
如此一來,家裡大部分時間通常只有死者和沈某兩人。
警方在深入調查過程中,透過與村民們細緻地交談了解到,沈某並非死者的親生父親。
這個訊息在這個看似平靜的小村莊裡,猶如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泛起了層層漣漪。
然而,根據村民們和死者養母的描述,這對父女之間的感情卻令人動容。
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沈某對死者的關心,遠遠超過了一般的親生父女。
他會在清晨為死者準備好熱氣騰騰的早餐,會在下雨時帶著雨傘早早地等在學校門口,會細心地關注死者每一個微小的情緒變化。
而死者也乖巧懂事,經常在放學後第一時間回家,主動幫忙做家務,洗衣做飯、打掃房間,她小小的身影忙裡忙外,為這個家增添了許多溫馨。
在外人眼裡,他們之間那種深厚的情感,甚至超過了普通的親生父女,是整個村子裡令人羨慕的一對父女。
大家都誇讚沈某的善良和死者的孝順,從未有人想過他們之間會有什麼不尋常的情況,可如今案件的疑雲卻籠罩在這對父女身上,讓人唏噓不已。
在這樣複雜又令人揪心的情況下,從表面上看,沈某似乎無論如何都不太可能成為這起殘忍案件的犯罪者。
他和女兒之間那有目共睹的深厚情感,就像一道堅固的防線,讓人們很難將他與兇手聯絡在一起。
那麼,他為什麼會如此強烈地抵制警方的調查呢?
這個疑問如同迷霧一般籠罩在警方面前。
經過警方耐心且深入的溝通,沈某終於放下了內心的防備,緩緩吐露了心聲。
他的眼神中滿是痛苦和絕望,聲音沙啞地說道,女兒的死對他而言就像是世界末日的降臨,那種極度的難過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他的心靈。
任何關於女兒的訊息,哪怕只是隻言片語,都會讓他感覺心如刀絞,彷彿再次被利刃狠狠地刺痛。
他實在是太害怕回憶起那些與女兒有關的痛苦場景了,每一次回憶都像是在傷口上撒鹽,所以他才會下意識地牴觸警方的詢問,只是想把那些傷痛深深地掩埋起來。
警方對沈某的心情表示了充分的理解,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能夠體會到一位父親失去女兒的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
然而,作為執法人員,他們肩負著尋找真相的責任,在真相未明之前,不能僅僅憑藉情感就排除沈某的嫌疑。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情感與職責在這一刻相互交織。
最後,足跡專家陳星辰運用他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對沈某的鞋子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檢查和比較。
他拿著放大鏡,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紋路和磨損點,仔細地分析每一個特徵。
經過漫長而緊張的鑑定過程,終於發現沈某鞋子的鞋底花紋、磨損程度、壓力分佈等各個方面與犯罪現場的腳印存在著顯著差異。
這個結果就像一道曙光,驅散了籠罩在沈某身上的嫌疑陰雲,警方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們是多麼不希望嫌疑人是這位在他們面前因喪女之痛而幾近崩潰的父親啊。
由於警方經過前期的推斷,已經判定嫌疑人大機率是附近村莊的人,於是警方在犯罪現場附近展開了全面且嚴密的 24 小時蹲守行動。
無論是白天的烈日炎炎,還是夜晚的寒風刺骨,警察們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像一尊尊不知疲倦的雕像。
他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周圍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身影、任何一點異常的聲響。
期待著能從中發現可疑人員或者幸運地找到目擊者,從而為這陷入僵局的案件偵破找到新的突破口,讓真相早日大白於天下。
在案發幾天後的一個凌晨,夜色如墨,沉甸甸地壓在大地上。
負責蹲守的警察們就像一群隱藏在黑暗中的獵豹,眼睛緊緊盯著案發現場附近的鐵路橋,不敢有絲毫懈怠。
就在這時,一個神秘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中。
時間大概是凌晨三點,此時雖已快到 6 月,天氣本應逐漸轉暖,但夜晚的空氣中仍夾雜著絲絲涼意,就像隱藏在暗處的冰冷觸手,輕輕拂過人們的肌膚。
那個人頭上戴著一頂黑色的帽子,帽簷壓得極低,幾乎遮住了大半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