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 出獄,囚唐,形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比較疏遠的也可劃去了。”吳關道:“性命攸關之事,她不會託付缺乏瞭解之人。”
“好。”
“至於剩下的,”吳關轉向安固,客客氣氣道:“請教安主簿,太子秦王相爭,剩下這六位分別站哪一邊呢?”
“站隊之事,雖傳得邪乎,卻也不過都是些傳聞,誰會輕易亮出底牌,除非終局已定,到了封賞有功之臣的時候,否則一切謠傳均不可信,不過……”
安固看著名單,思忖起來。
眼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商量得十分順暢,閆寸有些著急。
他並不擅長經營關係,這名單上的許多人,不過略有耳聞,並不瞭解,因此插不上話。
好在,安固並未沉吟太久。
他伸出執筆的手,在一個人名上畫了個圈。
武士彠(玉e,一聲)。
“若我是杏花,就會向他求救。”安固道。
閆寸和吳關均未插話,等著安固的解釋。
果然,安固道:“應國公武士彠,自太原起兵一直追隨聖上,有從龍之功,聖上定鼎天下,武士彠被封為太原郡公。
此人頗具治國之才,是開國功勳中少有的持續升遷之人,能由郡公升為國公,便是證明。
武德四年,秦王攻下洛陽,其勢如日中天,與太子齊平,兩人的儲君之爭算是完全擺上檯面了。
之後不久,武士彠連續多次請辭,以避黨爭,聖上不允,他便又上書,自請出京,去地方任職,聖上依舊不允,他便常常告假,能不露面儘量不露面。
若說京城有誰不涉黨爭,武士彠絕對能排進前三。
若我是杏花,既然無從分辨究竟誰是魏徵的同黨,不如干脆選個兩頭不沾的,武士彠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武士彠……”吳關看著那個因為筆畫繁瑣而被閣主塗抹了兩次才勉強寫對的字,泯了一下嘴。
“看來,得去應國公府碰碰運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