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快了,秦·君臨天下,江中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談判仍在繼續,盧煥和段烈牢牢掌控了談判的節奏和主動權,老哥倆是唱唸做打樣樣精通,嬉笑怒罵肆意揮灑,玩的很是愜意。再看頭曼和蘭鄙俚卻是越來越坐不住了,談判的時間拖得越長對匈奴越不利。蒙恬沒有阻止匈奴的信使因此匈奴和月氏、東胡的戰報總是能及時的送給頭曼。匈奴人基本上都不會寫字,而且也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信使報告軍情都是當著盧煥和段烈的面大聲說出,這等於是把匈奴的情況一點不剩的告訴給大秦。

其實就算頭曼躲到別處聽取軍情也沒用,這大帳周圍全是大秦士卒還有冷鋒的探子,只需要一轉身的功夫匈奴的最新戰報就會穿進盧煥和段烈的耳中。在這種情況下,匈在奴和大秦的談判中想要佔到便宜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結果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頭曼和蘭鄙俚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少出血,儘量少付出點代價。

榆林塞以北約十餘里處有一道長約兩三里的峽谷,峽谷東西對峙,峭拔雄偉,榆溪河水穿峽而過慵懶遲緩的流向遠方。在溫暖的季節裡,河水兩岸林木青翠,群花生豔,景色很是優美。由於峽谷兩側的山岩呈現紅色,故此被當地人稱為紅石峽。

在這個季節裡當然看不到什麼林木清脆鮮花盛開的景色,不過奇特景觀在於峽谷中的河水從來都不結冰,而且一到冬天河水清澈見底游魚水草歷歷在目,算是冬天裡難得的奇景。

白宣當然知道這紅石峽在現代是一處風景名勝,所以特地來看看這處風景名勝在幾千年前的原始風貌。到了紅石峽之後白宣不禁感嘆,果然夠原始,在現代號稱萬里長城第一勝景,摩崖石刻聞名天下,名人留字數不勝數的紅石峽現在卻是一片純粹的自然景觀。

沒有寺廟沒有道觀,也不見石刻書法,有的只是怪石嶙峋、峭壁高聳,林木蕭瑟,唯有峽谷中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

在河邊一處向陽背風的地方,裹著裘皮的白宣在那裝摸做樣的釣魚,白澤正和親衛一起架起火堆烤著羊。來到榆林塞之後,白宣的飲食習慣就跟匈奴人無限接近了,不過這個年代的大秦邊地百姓的飲食基本上也是這樣,只不過比匈奴人多了吃糧食和蔬菜瓜果的習慣。

在白宣身邊,同樣裹著裘袍的馮去疾和王離正擺弄著一個泥爐子,這是白宣親手做的,內膛用的還是白宣自己燒製的陶筒子。泥爐不大方便攜帶,但是一旦生起火來卻是比那火堆溫暖的多,因為白宣用的是會燃燒的黑石,也就是煤。榆林塞附近就有大煤田,而且是優質煤,白宣忙裡偷閒按照記憶找到了幾處煤礦挖了一些出來給榆林塞的將士們和百姓們取暖做飯用。當然相應的爐子也做了出來,使用煤炭的注意事項也告訴了大家。

泥爐的火勢很旺,架在上面的銅壺咕嘟嘟的噴吐著水汽,往常用木炭怎麼也得一炷香的時間才能燒開的水,現在連半柱香的時間都不到就滾開了,可見煤炭的熱力是木炭不能比的。

王離拎著銅壺將水倒進馮去疾準備好的茶壺裡,馮去疾跟著白宣出來根本不是來釣魚的,他是要體味一下週圍銀裝素裹,腳下碧水流淌,他自己穩坐期間悠然品茶的意境。因此馮去疾的魚竿其實就是個擺設。

白澤忙的滿頭是汗,他的頭盔早就扔到了一邊,新長的頭髮還不夠長,顯得跟狗啃過的似的。這傢伙恢復得很好,只是臉上戴著一隻軟羊皮製成的眼罩,遠遠看去真的很像是加勒比海盜,如果他的手換成一個彎鉤那就更像了。

馮去疾對白宣要求挺嚴的時時處處提醒白宣要有君子風範,馮去疾自己也是嚴格按照君子威儀要求自己。但奇怪的是他跟白澤卻是無所不談,和馮去疾相比白澤算是一個莽夫了,這倆人不僅身份地位從相差懸殊,而且形象上也不搭調。倆人站在一起任何人看見都會覺得,這倆根本就不是一類人。

但是榆林塞的將士百姓都知道,軍司馬馮去疾和白澤那就是比親兄弟還親的好友,馮司馬可以和白澤拎著酒壺勾肩搭背的逛大街,高興的時候還會罵粗話,但是不管啥時候馮司馬在軍候面前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君侯拿馮司馬沒脾氣,所以誰惹了君侯必須第一時間跟馮司馬求援,只要馮司馬開口,最多被君侯踹一腳罵兩句,關進小黑屋裡待三天就沒事了。所以呀,現在在鎮北軍中以及整個北地三郡百姓心中,白宣最大緊跟著就是馮去疾了。

馮去疾抿了一口茶,隨後愜意的撥出長長的白霧。這茶是白家送來的,據說是去年的秋茶,而且還是白家夫人親手採摘的,在榆林塞也就只有白宣、馮去疾、盧煥、段烈和李斯能喝得到。

馮去疾品著過去的心上人採的茶,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飢餓鯊:無限進化

唐宋元明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