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揚開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寺廟侵田,穿越大唐瘸腿的我,三揚開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張阿難的一聲唱諾開始了今天的朝參。

坐在高臺上的李世民用手捂住嘴,打了一個哈欠,

昨夜他很晚才休息,

不停思考當初把簫真真留在宮裡是好事還是壞事。

”陛下,臣有本奏。“

民部尚書戴謂出列,走到中間的位置朗聲道

“稟陛下,銅錢荒愈演愈烈,已經開始出現以物換物,東西兩市稅收近日越發混亂,市署官已經收不上收稅了。”

又聽到這個事,李世民也是煩躁起來,這個問題沒兩年就來一次,每次都是世家搞的鬼,但是又沒辦法直接拿世家開刀,他也是無奈。

”朕知道了,稍後再議。“

”陛下,此事不能再拖了,不然又如前年那般,後患無窮啊。“

戴謂說的前年,也是因為銅錢荒,市面上銅錢匱乏,物價越來越低了。

世家突然一個收網,大批銅錢湧入,市面上的糧食布匹被收購一空,銅錢回流,物價又恢復正常,

一來一去,很多家裡沒有餘糧靠打工生存的老百姓直接被掏空了家底。

長安城生活八十餘萬人,

很多都是家裡沒有田地,靠做工生活的家庭一下就萎靡了,為了生存,賣兒賣女的都不在少數。

一時之間,長安城裡治安都混亂了許多。

殺人放火偷盜的事件屢出不窮,長安城裡甚至還有聖人已老,長安不寧的話流傳開來。

”太子今日怎麼沒上朝?“李世民問張阿難。

”老奴不知。“

”把他給我叫來。“

張阿難知道李世民為什麼要叫太子,因為太子之前說過自己有辦法解決銅荒。

“等太子來了再議,誰還有本奏?”

李世民的這句話讓下面眾臣不顧御史會不會參自己殿前失儀,開始交換眼神了,

以前太子也不是每次都來上朝,也沒見陛下專門叫太子上朝,今天這是怎麼了,風向又變了?

要是換做平日可能還不會這麼敏感,可前日大朝會,李世民才把李承乾趕出大朝會,由不得他們不多想。

“臣有本奏。”

鄭貞這時候站了出來,

“準。”

“有人狀告金身寺斂財無度,強佔良田。”

鄭貞的話比剛剛戴謂的話更讓大臣們震驚,銅荒每幾年都有一次,見怪不怪了。

可有人狀告佛家寺廟還是告到大理寺,這就新鮮了。

李世民自己就深信佛教,將佛教奉為國教。

每次皇宮裡有誰病重,藥石難醫時,李世民都會讓那些僧人祈福,都成固定節目了。

可想而知,此時佛門的地位。

上行下效,現在大臣們沒有哪家是不信佛,不理佛的,就算不信,家裡也是供奉著佛像,每到齋日都會去寺廟祈福上香。

形式主意做得到位得很,就連只通道教不信佛教,平時不上朝天天在家修仙的尉遲恭家裡都專門設定了一個佛堂。

李世民對待佛教僧人的態度也是寬容無比,佛教寺院不用繳稅的,僧人不事勞作,只用一心參禪即可。

哪裡能賺錢,哪裡就有漏洞鑽,哪怕是佛門聖地,一樣會被錢財腐蝕。

“金身寺的和尚都沒有幾個,怎麼搶佔良田,搶了良田又有何用?難道那些僧人還自己去種地不成?”

長安城內有寺廟四百餘座,每個坊內都有三到五座,城外的寺廟反而少了許多。

這個金身寺李世民是知道的,在青龍坊內,住持加上沙彌都不到十人,又在城內,去哪搶佔人家的良田。

“陛下,按唐律,每位僧人授田三十畝,微臣調查,現在金身寺僧人共九名,名下田產理當是二百七十畝,可實際金身寺的田產數目達到了驚人的三千畝。”

鄭貞的話算是捅了馬蜂窩了,朝中大臣誰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僧人是不用交稅的,很多世家都把買來的土地以捐贈的形式掛靠在寺廟名下,以此躲避田稅,然後和寺廟分成。

地被交易了幾手,可種地的人還是同一撥,只是每年的收成越來越少。

整個唐朝的稅收都是以田稅為主,人丁稅為輔,商稅收得並不多。

所以鄭貞的話,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以前李世民並不是很關注這個問題,普通百姓尚能分到二十畝口分田,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及天

碩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