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堅守山谷,施粥濟民
不太董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堅守山谷,施粥濟民,大明農神:逆天鹹魚崛起,不太董先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李凡在山谷中的高產作物不斷豐收,聯盟的糧食供給變得越來越充足,暫時不再為糧草短缺而擔憂。然而,隨著戰事持續,官軍的蹂躪和掠奪使得大批村莊被摧毀,無數災民流離失所,無處可去。山谷附近的災民數量日益增加,他們帶著飢餓和疲憊的身軀,漸漸靠近李凡所在的山谷,渴望得到一點救濟。
“李大哥,災民越來越多了,許多家庭失去了家園,無處可去。”一名叫做陳達的村民走到李凡身邊,神情凝重。陳達是李凡挑選出來協助自己管理山谷事務的得力助手,聰明果敢,是李凡在山中耕種時的重要幫手。
李凡看著山谷外那一群群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災民,心中感到沉重。他們中有老人、有小孩,眼中透著無助和恐懼。大多數人已經幾天沒吃東西,連走路的力氣都幾乎沒有了。
“我們不能眼看著這些人餓死在這裡。”李凡堅定地說道,“雖然糧食儲備已經逐漸充足,但面對這麼多的災民,我們還是要有所安排。陳達,你去召集村裡的青壯年,開設粥棚,給這些災民施粥。”
陳達點頭,立刻著手去安排人手。他明白,雖然他們已經積累了不少糧食,但面對災民們的急需,必須立即行動,不能耽擱。
李凡看著遠處逐漸靠攏的災民,心中充滿了不安。儘管戰鬥前線的重八正在奮力抵抗官軍,但李凡知道,僅靠戰爭不能拯救所有的人。糧食和生存,是這個亂世中最為緊迫的需求。
不久,粥棚在山谷的入口處搭建了起來。幾名村裡的青壯年開始煮粥,利用山谷中的清水和糧食熬製足夠的粥食。災民們有序排隊,雖然他們極度飢餓,但在李凡的安排下,秩序得到了很好的維持。
“每個人都會有一碗粥,大家不要慌張。”李凡站在粥棚前,安撫著災民們焦急的情緒。
粥棚前排起了長隊。災民們捧著碗,狼吞虎嚥地喝著熱粥。許多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似乎這一碗粥讓他們重新找回了一絲希望和力量。
李凡看著這些飢腸轆轆的人們,心中感到既欣慰又沉重。他知道,這一碗粥雖然可以暫時緩解他們的飢餓,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糧食雖然充足,但如果繼續無節制地消耗,遲早會面臨新的危機。
陳達從粥棚旁走了過來,低聲對李凡說道:“李大哥,災民人數遠超我們的預期,雖然現在糧食還夠,但這樣下去,恐怕會撐不了多久。”
李凡點了點頭,明白陳達的顧慮:“粥棚只能是臨時救濟的手段,不能依賴。我們需要更長遠的解決方案,讓這些災民重新自立。”
“你是說,要讓他們也參與耕作?”陳達問道。
“沒錯。”李凡沉穩地說道,“與其只是施捨,不如教會他們自力更生。山谷外還有很多可以開墾的土地,我們可以教這些災民如何種植高產作物,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陳達眼前一亮,立即表示同意:“這是個好主意!這些人失去了家園,如果能讓他們參與種植,不僅能養活自己,也能減輕我們的負擔。”
李凡拍了拍陳達的肩膀:“你去召集大家,分發種子和工具,帶著災民一起開墾新的田地。我們要幫助他們站起來,讓他們不僅僅是災民,而是聯盟的一部分。”
很快,李凡的計劃得到了執行。陳達帶領村民們開始在山谷外的空地上開墾新的農田,並將高產的作物種子分發給災民們。李凡親自參與其中,教導大家如何使用這些種子,如何科學耕作,讓每一塊土地都能夠最大程度地產出糧食。
起初,災民們對於耕種還抱有疑慮,畢竟他們長期在逃亡中飽受折磨,失去了對未來的信心。然而,當第一批作物開始發芽,田間的綠色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李大哥,這些作物真的長得好快!”一位曾經的木匠興奮地說道,“我以為我們只能喝粥度日,沒想到現在我們也能自己種糧了。”
李凡笑著說道:“是的,這些種子有很高的產量,只要我們認真耕作,不出幾個月,你們就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災民湧入李凡所在的山谷。戰火蔓延的速度遠超預期,許多村莊被摧毀,災民們流離失所,帶著飢餓和絕望尋找著最後的生存希望。山谷成了他們的避風港。
“李大哥,災民的數量又增加了,現在粥棚每天都供應不完。”陳達從外面急匆匆地走來,神情中帶著明顯的擔憂,“我們雖然還有足夠的糧食儲備,但如果人數繼續增加,恐怕很難堅持太久。”
李凡站在粥棚前,遠遠望著那些等待施粥的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