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們都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冬來剿匪重實務,兵馬錢糧點滴珠,明朝那些事兒,星星們都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窺視,一者於明面執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爾等當銘記此心,勿使權柄旁落,法度廢弛。”朱由檢的話語,雖輕卻重,如晨鐘暮鼓,振聾發聵。

曹化淳聞言,身形微顫,心中暗自凜然。

他小心翼翼地頷首應承,言辭間滿是恭謹與決心:“奴婢謹遵聖諭,定當竭力以赴,不負陛下厚望。”

言罷,又是一番告退之禮,待得朱由檢輕輕頷首,方敢緩緩退出房門,心中卻已翻江倒海,誓要整頓乾坤,以報君恩。

曹化淳悄然離去的背影后,一縷似有若無的幽怨之音悄然響起,如同晨風中夾雜的一抹未散的夜色:“皇爺,晨光已破曉,早朝之期,近在咫尺矣。”

朱由檢聞言,方從沉思中抽離,目光溫柔地落在了依舊跪伏於地的王承恩身上。

那胖墩墩的身影,腹部圓潤得彷彿藏著世間所有的寬厚與忠誠,此刻卻因姿勢而顯得有些侷促,平添了幾分令人忍俊不禁的憨態。

捕捉到話語間不經意間流露的委屈,朱由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輕輕踢了踢那圓滾滾的身軀,笑罵中帶著幾分寵溺:“你這憊懶的傢伙,早朝將至,怎還賴在地上不起?莫非是想讓朕親自扶你一把?”

自嘉靖帝以降,大明王朝的早朝制度,猶如被遺忘的明珠,漸漸蒙塵。

然至崇禎帝時,這古老的傳統卻如枯木逢春,重新煥發生機。

但此早朝,非彼早朝。它並非後世熒幕上那般,皇帝與群臣於金碧輝煌的宮殿內,正襟危坐,共商國是。

實則,除卻那些莊嚴的節氣慶典、登基大典、冊封儀式等,需於太和殿隆重舉行外,日常的早朝,更多了一份簡約與務實。

如此,既保留了皇權的威嚴與莊重,又不失靈活與效率,恰似大明王朝在風雨飄搖中,仍努力維持著那份不屈與堅韌。

晨光初破黎明紗,大明皇城的輪廓在薄霧中漸漸清晰,太和門,這座巍峨的皇宮正門,如同沉睡的巨龍,靜靜守候著即將喚醒它的莊嚴時刻。

此處,不僅是皇權的象徵,更是國家脈搏跳動的起點。

寅時未至,天際尚染著幾分夜色的幽藍,文武百官已如潮水般匯聚於太和門外,他們的身影在微弱的燭光與即將破曉的天光中交錯,形成一幅幅忠誠與期待的畫卷。

他們身著朝服,頭戴官帽,神色凝重而莊重,各自按照品階井然有序地排列兩側,靜候那至高無上的君主降臨,共同開啟這一日的國事商討。

隨著遠處鐘鼓樓悠揚而深沉的鐘鼓聲穿透薄霧,緩緩響起,宛如天地間最古老的呼喚,喚醒了沉睡的大地,也預告著新一日朝政的序幕即將拉開。

這一刻,時間彷彿凝固,所有的喧囂與雜念都在這莊重的氣氛中消散無蹤,只剩下群臣們輕微的呼吸與衣袂摩挲的細響,交織成一首無聲的序曲。

太和門內,龍椅之上,年輕的皇帝朱由檢端坐於御駕之中,眉宇間透露出超越年齡的沉穩與睿智。

他凝視著門外即將展開的景象,心中暗自思量著今日朝會的要點與策略,如何以智慧與決斷引領這個龐大帝國穩步前行。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一聲洪亮而堅定的聲音,如同晨鐘暮鼓,打破了門外的寧靜,也喚回了朱由檢的思緒。

這聲音中蘊含著臣子的忠誠與急切,預示著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討論即將在太和門下拉開帷幕。

於是,在這古老而神聖的太和門前,一場關於國家興衰、民生疾苦的朝會,伴隨著第一縷陽光的灑落,緩緩拉開了序幕。

他目光驟凝,眼前之人,竟是內閣之首、權傾一時的楊嗣昌。

此公於崇禎末年,在眾多輔弼之中,猶顯其非凡才幹,尤其在平息四海烽煙、鎮壓農民起義的征途上,更是運籌帷幄,提出了諸多獨到且成效顯著的方略。

其“四正六隅,十面埋伏”之剿匪奇策,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實乃一絕。

此策精妙之處在於,四正之地,陝西、河南、鳳陽、湖廣,乃叛軍活躍之心臟,楊嗣昌以攻為主,防為輔,巧妙佈局,猶如織就一張無形天網,靜待時機。而六隅之域,則反其道而行之,以守為攻,相輔相成,共築銅牆鐵壁。

夏日炎炎,秋風瑟瑟,四正之地,農軍或隱或現,楊嗣昌便在此等時節,密織防禦之網,靜待獵物入彀。

及至冬日嚴寒,春寒料峭之時,則調集重兵,猶如猛虎下山,對叛軍進行雷霆萬鈞之圍剿,其勢不可擋,戰績斐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黎明之劫

花還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