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們都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定不負陛下所託,為大明開創新局,明朝那些事兒,星星們都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時竟難以覓得合適人選,實感愧對聖恩。”他言辭懇切,透露出幾分真誠的為難。

朱由檢輕輕一笑,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彷彿早已洞察一切,卻故意留此一問,意在試探,更在於引導。“愛卿勿憂,朕心中倒有一人,不知卿意下如何?”言罷,他緩緩吐出三字,“徐霞客。”

提及這位遊歷四海的地理大家,朱由檢的眼神中不禁多了幾分期待。試想,若得徐霞客相助,以太行山脈為紙,以煤海為墨,探尋煤礦之事,豈非如同探囊取物般輕鬆?

楊嗣昌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恍然之色,隨即拱手讚道:“陛下聖明!徐霞客先生博古通今,足跡遍佈天下,《徐霞客遊記》中對山川地勢瞭如指掌,若得他前往太原,定能為我大明尋得富源,實乃國家之福,百姓之幸!”言畢,楊嗣昌心中亦是一陣振奮,彷彿看見了大明未來繁榮昌盛的景象,正如《詩經》所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如此一番對話,既展現了君臣之間的默契與智慧,又巧妙地鋪墊了接下來探索煤礦的非凡旅程,彷彿一幅歷史長卷正緩緩展開,等待著勇敢者去書寫屬於他們的輝煌篇章。

“微有所聞,然其精準度如何,尚待驗證。”楊嗣昌眉頭輕蹙,心中暗自思量,國家正值亟需療養之際,實不宜在此等瑣事上耗費過多國力之基。“此事便交由卿家全權處理,朕望速得迴音,以定後計。”朱由檢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目光深邃,彷彿已洞察世事。

楊嗣昌領命告退,不日,便有密報悄然傳來。言及徐霞客,這位行跡遍天下的奇人,竟已閉門多日,不問世事,更無絲毫入仕之念。

朝堂之深,權謀之險,恐是令他心生畏懼,望而卻步。

朱由檢聞訊,心中暗自盤算。其宏圖大志若要實現,徐霞客之技,實為不可或缺之鑰。自己雖胸懷天下,卻無他那般翻山越嶺、尋龍探穴之能,更無法親赴險境,一一勘查。

於是,朱由檢心中生出一計,決定以誠意與智慧,打動這位隱世高人。他深知,唯有讓徐霞客感受到國家的需要,以及自己對於真才實學的渴望與尊重,方能使其動心,出山相助。

一場圍繞著尋找與說服徐霞客的微妙佈局,悄然在紫禁城內外鋪展開來,而這一切,都將是朱由檢實現其宏偉藍圖的重要一步。

次日清晨,晨光微露,紫禁城的莊嚴漸漸被市井的煙火氣所取代。

朱由檢換上了尋常百姓的衣裳,一襲素衣,不惹塵埃,卻難掩其龍潛於淵的氣質。他輕步走出宮門,身旁緊跟著憂心忡忡的楊嗣昌。“皇上,此舉實乃不妥,您貴為九五之尊,怎可輕易涉足民間,尋覓一介布衣?此舉恐有損我大明皇室的威嚴與尊嚴。”楊嗣昌低聲勸阻,眉宇間難掩焦慮。

朱由檢輕擺龍袍改制的便服,目光堅定而深遠,淡然道:“愛卿勿憂,朕意已決,自有朕的深謀遠慮。此行非為個人私慾,乃是為江山社稷計。

你只需緊隨左右,切記勿洩露朕之真身,以免橫生枝節。”楊嗣昌聞言,心中雖仍存疑慮,卻也知皇命難違,只得應承下來,心中暗自思量,若真有不測,自己便是萬死也難辭其咎。

他偷偷瞥了眼緊隨皇帝身後的李定國,那是一位身形魁梧、眼神銳利的武將,心中稍感寬慰:“有李將軍護駕,或許能保皇上週全。”李定國立於一側,身姿如松,不動如山,彷彿任何威脅都無法動搖其分毫。他感受到楊嗣昌投來的目光,微微頷首,以示安心。

三人一行,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融入了熙熙攘攘的市井之中,開啟了一段不同尋常的尋訪之旅。街道上,叫賣聲、談笑聲交織成一片,朱由檢身著便裝,行走在人群之中,沒有了宮牆內的束縛,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民間疾苦的好奇與關切。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朱由檢心中默唸著《論語》中的這句話,心中懷揣著一份莫名的信任,堅信李定國那雙持劍的手,絕不會對自己舉起。

這份信任,不僅僅是因為李定國的忠誠,更是出於對國家未來的信心,以及對人民疾苦的深切關懷。

隨著步伐的深入,朱由檢越發感受到民間生活的不易,同時也愈發堅定了他尋求徐霞客協助的決心。

他知道,只有真正瞭解民眾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正如《孟子》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朱由檢心中懷揣著這樣的信念,繼續前行,直到那扇閉合已久的門扉前。

這份信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讓一切猜疑與不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黎明之劫

花還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