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他是一位死忠,農女福妻,鄧華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更加怒了,顧揚弘在她眼中就是最好的,現在皇后將顧揚弘逼到了絕路,她怎能不怒?
但是現在,太子殿下心意已決,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穆梓桐和太子,一個掌管皇宮,一個掌管宮中事務,將六個部門,三個部門,以及兩個軍隊,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所以,他們在宣佈之前,就已經宣佈了這件事。
“德昌帝於萬曆二十二年去世,德昌帝為人寬厚,為百姓著想,為天胤國做了二十二年的皇帝。”
“冊封太子為仁德帝,七天後登基。”
“追贈皇太后為皇太后,追諡為皇太后,追贈巴妃為皇貴妃……”
聖旨一道接著一道,整個天胤朝都像是被煮開了的開水一樣,四處都在翻滾。
不過,這一切都是在暗中進行的,誰也不會想到,一直兢兢業業,熱愛百姓的皇帝陛下,會說走就走。
只有朝堂上的一些老奸巨猾的人,知道皇帝的身體一直不舒服。卻沒有想到,他居然沒有熬過萬國大朝,就這麼死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前來參會的各國使節,本來還抱著一種不服氣的心態,想來見識一下天胤朝的厲害。
可他才剛看到一半,這天胤王朝的帝王就已經死了。
這讓使節團的人心中都冒出一個念頭:難道我真的是天命所歸,連上天都在幫助我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王國都在忙碌著,有些人在向自己的王國通風報信,有些人則是在打聽皇宮內發生的事情,還有一些則是在聯絡自己的盟友。
這種好事怎麼能放過!
平日裡,要進入天胤朝,那是何等的困難,如今好不容易來到了天胤王朝的都城,那不是最好的機會嗎?
再說了,朝中太平已久,邊境上也出了不少問題,所以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如今皇上駕崩,只剩下了一個年輕的太子。
若是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實在是太可惜了!
帶著這樣的想法,各國使節迅速出手,但還未來得及有所動作,便發現天胤朝的速度更快。
說是舉國哀悼七天,不準開宴,不準出城,不準這個不準那個,使臣忽然發覺自己竟陷入了困境。
他可以離開,可是周圍的店鋪都沒有開著,想要和人說話,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是在宴會上,那就太可笑了。整個大廳,都是天胤朝的人!
想來想去,也沒有任何辦法。
不過經此一役,眾人又多了一些人的姓名,聽說十七歲便中了舉人的穆侍郎,以及從最低階的賤民之子一步步往上爬的金衣衛陸統領,以及朱帥和馮相。
雖然不能說是銅牆鐵壁,但也絕不是兩三個人就能攻破的。
這讓使者很是失落,不過現在看來,能保住性命,不被天胤朝懷疑就算好的了,畢竟有位年輕的王爺,聽說在守孝的時候,偷著喝了點酒,被召入宮中訓斥了一番。
這也就算了,可誰也不想,在夜裡走路的路上,竟然把自己的腿給弄骨折了。
因為是親身體驗過皇帝生命垂危的人,現在都在宮裡做著法事,根本沒有人能幫得上忙。
這位小王爺痛了三日,宮裡才給他開了一個小大夫,聽說他也不擅長正骨,一刀斷了,就重新給他續上。
連續幾次之後,所有的國家都陷入了沉默,他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
七天的時間一晃而過,今天是舉國哀悼的日子,也是太子登基的日子。
李玉金一直在宮裡照顧顧揚弘,顧揚弘沒有服用三次的藥物,就算不會暈過去,也不會疼得抽搐,可是也不能太過疲憊,只能在自己的小院中走動。
一晚上都在為皇帝守墓,結果一回家就發起了高燒,太后娘娘才讓顧揚弘不要去。
從太子殿裡走出來的時候,他已經穿著一身正式的登基大典,整個人都蒼老了許多,哪裡還有半點十幾歲的樣子。
李玉金並沒有到場,在她眼裡,顧揚弘才是最要緊的,顧揚弘端起李玉金熬好的藥羹,仰頭望著那一場即將舉行的登基大典。
“真好啊。”蘇御輕笑了一聲。
一臉羨慕。
李玉金斜眼一瞪,道:“哪裡好了?你是不是想當皇上?”
現在整個院落就他們兩個人,因為這段時間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被派出去參加婚禮,顧揚弘又不太適應有人伺候,所以並沒有在自己的小院中留下一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