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得失之間,三國:我不是曹睿,李一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繼續進兵,若不乘此大勝繼續進取,顯然是天予不取一般了。

「不過……不過究竟從哪一路進取,卻不僅僅是軍事本身之上的含義了。」曹真繼續說道。

曹睿微微皺眉,盯著曹真的眼睛。

曹真摸了摸自己的短髯,隨即說道:「陛下,臣是想說如今挾大勝之威,無論是皖口也好,還是蘄春丶尋陽也罷,要打的話肯定是能打下來的。」

「但是打下來之後如何處置,這種事情反而為難。」

曹睿思考片刻,輕輕嘆了口氣:「是因為此地無人,不足以供養軍隊嗎?」

曹真回應道:「正是如此。」

曹睿看向眾臣:「此事誰記得清楚?替朕和諸位解說一下。」

蔣濟在坐席之上站起,拱手說道:「稟陛下,臣本是淮南人,對淮南之事也更為熟悉,就由臣為陛下說明吧。」

曹睿輕輕抬手錶示同意。而蔣濟也抖了抖身上袍服,從此事的根本源頭說了起來。

蔣濟對著皇帝和帳中眾人說道:「建安十四年之時,當時臣在揚州別駕的任上,奉命前往譙縣朝見武帝。」

「就在建安十四年的前一年,國家剛剛在赤壁一戰中失利,損兵折將之下,在淮南無力應對孫權的進犯。」

「臣記得很清楚,當日武帝和臣說,想將淮南百姓遷徙入河南,一如官渡時遷徙延津丶白馬的民眾一般。臣曾勸諫,但武帝不聽。」

「因此在建安十四年,朝廷下令淮南之民北遷之後,淮南十餘萬戶百姓皆逃亡江東。」

「建安十八年,武帝又一次想將江北的百姓全部遷走,於是江淮之間的百姓再度逃亡,廬江丶九江丶蘄春丶廣陵諸郡幾乎一空,人都逃至吳國了。」

事情是曹操親手做下的,曹睿這個第三代人根本無法說什麼。不過還是要弄清楚此地百姓為何逃亡的。

曹睿輕輕搖了搖頭:「百姓逃亡總得有個說法吧?蔣卿,你如實說來不要顧忌。」

蔣濟與皇帝相處多日,也知道皇帝並不會因言罪人,因此小心說道:「百姓逃亡的原因自然是有許多。」

「比如說害怕到了河南做屯田客失了自由身,或者害怕被抓去充軍,還有孫權派人鼓動丶說什麼要屠盡淮南之人……」

蔣濟確實沒有隱瞞。真實的話語聽起來不是刺耳,而是太刺耳了。

如蔣濟所說,漢末流民一旦被固定在土地上為屯田客,基本上就與自由二字告別了。

若缺少兵士,自然會從流民中募兵,不會有半點心慈手軟。

而什麼屠盡淮南之人的說法雖然無稽,但曹操也並非沒有屠殺過。

屯田,兵制,這兩個問題既然是現在這個時間點都難以解決的,那麼只能解決一些表面的問題了。那就是在戰勝之後,是否要派兵守住皖城丶守住皖口丶守住蘄春和尋陽的問題。

戰爭本身固然重要,但戰爭畢竟是為政治服務的。

就像本次戰爭,起因是孫權讓周魴詐降於曹休,而曹睿為了不重蹈原本歷史中石亭之戰的覆轍,動員六州的軍力丶率領全部中軍來到淮南,才有了昨日大勝的戰果。

曹睿要打這仗的原因有很多。提升威望丶掃清頹勢丶懲戒吳國丶增強軍權等等,綜合下來判斷此仗能打。

如若打下皖城後繼續作戰,面臨的就是一個格外艱難的抉擇,那就是要不要在此地留軍駐守。

曹睿用指節輕輕的敲著桌案,隨後向眾人說道:「其實昨日大戰之時,朕收到了來自荊州方向的軍報。因是戰時,朕也沒急著和諸卿來講。」

「朕與陳群約定,在元月一日之後同時進發。不過陳群的五百艘大小艦船,在從漢水順流而下丶到達江夏附近的沔口之時,兩岸狹窄丶吳軍樓船扼守江中而不得過。」

「陳群也因此失敗,丟了兩百艘船不說,也因此未能與文聘合流。文聘在江北又沒有船,陳群與文聘兩部也只能退守在江夏與襄陽了。」

曹真想了一想,拱手說道:「陛下,既然驃騎將軍在荊州沒有作為,那麼我們這裡欲佔據蘄春以求與荊州連線,也沒有多少意義了。蘄春孤懸江北,當地又無百姓,攻之而無用。」

「臣記得黃初三年之時,吳國叛將晉宗投我大魏之後,先帝命其為蘄春太守。不到半年時間,東吳賀齊率軍突襲蘄春,就又將蘄春奪了回去。」

曹睿點了點頭:「既然如此,蘄春一地先往後放一放。待大司馬在皖城擊退吳軍之後,再論皖口吧。」

帳中眾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1976

家在南極

天地刀痕

風格1

靈異事件錄

蝴蝶的出走

無限風流

我是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