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子在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章 211【電影座談會,陳大導新詩】,1991我的年代華娛,汪公子在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功夫》裡面,馮大炮演的鱷魚幫老大,飆出一句「我做什麼生意都不做電影院,星期天一個人都沒有」,實際上就是調侃這幾年電影院沒人進去看電影,導致國企院線不得不大規模進行民營化改革。

今年的電影市場還算好的,等到明年vcd跟盜版光碟的興起,那就更慘不忍睹了。

普通觀眾幾乎沒人花十幾二十塊買電影票,那些談戀愛期間想幹羞羞事的小情侶們,也不樂意往電影院跑了,因為他們有了更好的去處,那就是歌舞廳丶夜總會等娛樂場所。

歸根到底還是電影票價太高所導致的,根據調查,去年1992年的人均月工資220多塊錢,電影票價大概是平均5塊錢左右。

而從今年1993年初電影取消統籌統銷開始,電影票價一路高升,從幾塊錢飆升到了十幾塊,自然是斷絕了一批人進電影院。

花幾塊錢是消遣,花十幾塊是肉疼。

其次電影同質化的太嚴重了,各大製片廠生產的劇情片,觀眾們更樂意買港片光碟回家看,而不是走進電影院。

等引進了美國大片,觀影熱潮被帶動,主要也是因為題材新穎,充斥著大爆炸丶高科技丶香豔等感官刺激大場面。

《鐵達尼號》能取得36億人民幣的票房,大場面是次要,主要是因為影片一刀未剪,「肉絲」的香豔場面,極大的刺激了觀眾走進電影院。

當初《3d肉》要是能在內地上映,估計比《泰囧》還要更早破10億。

現在沒人進電影院,是市場大勢所趨,李藝書也不可能違背整個市場,這也是為啥他要跟瓊瑤合作,準備把內地的電影公司往影視劇製作方面轉型的根本原因。

「李導對明年的進口海外電影有什麼想法?」

張一謀看著四周圍亂糟糟的一片,忍不住好奇地看向身邊的李藝書,他是目前國內導演走向國際電影市場的第一人,單部影片就取得全球4億美元的票房,對標內地丶港臺的這一眾導演,毫不誇張的講,可以用碾壓來形容。

李藝書想了想,吐出兩個字:「鯰魚。」

「鯰魚?」張一謀微微一怔,這怎麼跟鯰魚牽扯上了?

「準確的說是鯰魚效應!」

李藝書點點頭,「這個詞來源於挪威,他們那邊的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但是大部分沙丁魚在運輸途中都會缺氧死亡。後來有人在裝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沙丁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沙丁魚見了鯰魚四處躲避,這樣一來缺氧的問題得到解決,大多數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

「海外電影,準確說的說是美國大片,就是這條放進了沙丁魚群中的鯰魚!」

聞言,張一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同時下意識的看向了周圍一幫導演們。

李藝書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周圍坐著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導演,當然也不乏一些三四十歲的中年導演。

但真正能跨時代走過千禧年的,目前來看就只有張一謀跟陳愷哥,其他的導演大機率都會被大浪淘沙掉。

而這恰恰也是鯰魚效應所帶來的成效,將一些沒有能力繼續在市場經濟下生存的「沙丁魚」給淘汰,讓那些有活力的新鮮魚類能夠活著回到「漁港」。

事實上,相關部門多少也是有這個意思的,只不過他們低估了美國大片的影響力跟娛樂能力,李藝書記得很清楚,往後的幾年,基本是好萊塢大片橫行的時代。

第一部進口電影《亡命天涯》就取得了當年的票房冠軍,之後就是大家熟悉的「終結者施瓦辛格」的《真實的謊言》,《獅子王》《玩具總動員》《勇闖奪命島》《碟中諜1》……

一直到統治國內電影票房記錄長達11年之久的《鐵達尼號》。

從明年開始,到千禧年這七八年的時間,美國大片肯定會以橫掃之勢丶佔據國內票房大頭的。

根本原因是因為國產大片很難回本,這也導致大家都偏愛低成本影片製作。

誰讓美國大片在他們本土就能實現製片回本,海外票房多寡都是賺的。

這也導致李藝書就算想要拍大製作影片,來提振整個國產電影市場,也只能選擇拍《三國》題材,因為有一個能夠支撐起電影回本乃至盈利的票倉——日本。

「大家的建議跟想法都很好,我已經人記錄員給記錄下來,回頭在內部開會看看。」

說完,領導轉頭看向了李藝書:「李藝書導演,你作為青年導演代表,對明年的引進外國電影的事情,有什麼個人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美人斂財系統

慚時

網遊之魔臨天下

古痕

輪迴1989

泉雙

荒島求生帶系統

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