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6.奪舍謎案(十),清朝女神探:旱魃,涼亭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全了。從今往後,你要多做善事,積累功德,方能保你一生平安。”
鮑志安點了點頭,他的眼中充滿了感激:“禪師,我明白了。我一定會按照您的教誨去做。”
幸好那個年輕人沒騙我啊。
普廣禪師長鬆一口氣,頹然坐在地上。
鮑家家主忙讓僕人們伺候他。普廣禪師睡了一天一夜才恢復精神。
鮑家家主果然重諾,短短數天就捐出全部家產,請來工匠們建造寺廟。
訊息如同春風般迅速在杭州城中傳開。富商們聽聞普廣禪師的“神通廣大”,紛紛效仿,慷慨解囊。
寺廟的建設如火如荼,金碧輝煌的殿堂,莊嚴的佛像,香火鼎盛。
普廣禪師目睹這一切,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這些信徒並不是因為領悟了佛法的真諦而來,而是出於對他的“法力”的盲目崇拜。他感到了一種深深的愧疚,他擔心這樣的趨勢會誤導眾生,背離了佛法的本意。
每天清晨,天色未明,普廣禪師便獨自一人來到藏經閣。
日復一日地沉浸在經卷之中,撰寫講義,將深奧的佛理以平實的語言闡述,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透過學習,真正理解佛法的精髓。
他還在寺廟中設立了講經堂,定期開講,吸引了不少真心向佛的信徒。
最終,他決定將這些事情寫下來,作為一封遺書,希望僧人能夠引以為戒,也希望那些有普度眾生宏願的僧人能少走彎路。
良久,王貞儀才從普廣禪師的往事中回過神來,暗歎:人啊,分明知道錯了,但免不了重蹈覆轍。
小雪曾經說過在群芳樓二層最右側的房間裡普廣禪師和那人爭吵起來。
本以為是兩人隨便找的一個房間,就沒放在心上,可普廣禪師也提起那個房間,可見那人長年累月就住在那個房間。
於是她喚來衙役,都戴上弓箭,去群芳樓拿人。
夜色籠罩下的群芳樓,熱鬧的歌舞聲此起彼伏。
然而,樓外卻是一片肅殺的氣氛:數百名衙役個個神情嚴肅,手握武器,警惕地注視著周圍,如同鐵桶般將群芳樓圍得水洩不通,連一隻蚊子都飛不出去。
王貞儀和夏青翠都手持利劍,領著幾十個好手進了群芳樓。
群芳樓裡,眾人見了這陣勢,立即安靜下來,老老實實地站著。
老鴇見狀,急忙迎了上來,臉上滿是諂媚的笑,“你們這是要做什麼?為何如此大張旗鼓?”
王貞儀毫不客氣地推開了老鴇,冷冷地說道:“滾。”
老鴇被推得踉蹌後退,但臉上保持著諂媚的笑。
王貞儀和夏青翠領著衙役們來到小雪和普廣禪師提起過的房間門前。
屋子裡,絲竹之聲和女子們的嬌笑此起彼伏。
開門的是個俊朗的年輕人,他穿著華麗的綵衣,赤著雙腳,腳腕上繫著精緻的銀鈴,隨著他的動作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閃身回到主座,動作輕盈而優雅,彷彿在起舞。
燭光將屋子照得亮如白晝,屋子裡群女眾星捧月般圍著他。
他坐在一張精緻的椅子上,用和氣的口吻吩咐著身邊的女子們,聲音溫柔而富有磁性:“請為我端上最好的茶,再為我舞一曲。”
女子們紛紛應聲,她們的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動作輕盈地為他端上茶水,開始翩翩起舞。年輕人微笑著,表情中透露出一種滿足和享受。
王貞儀走上前去,強忍著捉拿他的衝動,“這位公子,請問尊姓大名?”
年輕人懶洋洋地往後躺,“我只是一個過客,名字不過是個代號,何必在意。”
王貞儀耐心地繼續問:“公子在這裡可是常客?”
年輕人含笑的目光裡帶著一絲玩味:“我遊走四方,哪裡都是我的家,群芳樓不過是我暫時的停留之地。”
夏青翠問那些正在為年輕人表演的女子們,“各位姑娘,請問你們可知這位公子的名字?”
女子們停下了舞蹈,臉上帶著疑惑的表情,互相看了看,最終一個看起來較為年長的女子上前一步,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哪位公子?”
夏青翠露出意味深長的笑,指向那年輕人,“就是他啊。”
女子們順著她指著的方向看過去,紛紛搖頭,“誰?分明沒人啊。”
王貞儀和衙役們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
夏青翠繼續問:“那麼,你們是給誰倒茶?又是跳舞給誰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