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升雲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9:三十年河東,影視先鋒,龍升雲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白了耀哥。”

張彪與袁克華點了點頭,跟著林耀上了計程車。

“老表,去屯門。”

上了車,林耀以粵語跟司機打著招呼。

司機看了眼後視鏡,粵語是港島的主要交流用語,會說粵語的不是港島本地人就是從漢東來的。

林耀的粵語很正規,但是跟港島這邊稍微有些差別,港島人講粵語會有懶音,這是漸漸發展來的本土特色,林耀沒有這種口音,應該是漢東過來的家鄉人。

“老表,你們從哪來呀。”

“東山,聽沒聽說過?”

“當然聽說過,我六九年出生,八三年跟家人來的港島,當時已經記得事了。後來在這邊紮下根之後,家人還帶我回去探過幾次親,我在老家那邊還有個舅舅在。”

“說起來,這幾年老家的變化蠻大的,九幾年的時候我舅舅家窮的叮噹響,每次回去都要給他們帶好多舊衣服。”

“現在可好,家裡有兩棟樓哦,每月光靠收租就夠吃海鮮飯了。”

“我還是那個我,老家卻不是以前的老家了,這些年我已經不回去了,省的他們說三道四。”

司機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很健談,談起這些年的變化更是一陣唏噓。

這也難怪,八幾年與九十年代初,老家那邊的工資跟這邊相差百倍。

一個工廠的熟練工,一個月才拿三四十塊,換成這邊起碼有兩三千。

當年,誰要在這邊有個親戚,那是值得大肆誇讚的幸事。

如果親戚給力,年底寄回去三五百港幣,全家人更是能過個肥年,說話都比平時大聲。

只可惜,隨著老家的快速騰飛,這種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前幾年,更是鬧出個笑話,說八十年代,一位申城少女嚮往港島生活,遊過海峽來到這邊謀生。

少女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從事皮肉生意。

等到年老色衰之時,終於在這邊買下了一個四十多平的房子,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結果呢,申城大開發,當三四十歲的少女返回家鄉時,站在她面前的兄弟姐妹們,人人都是千萬富翁。

而她,只是個住在四十平蝸居內,年老色衰的廉價技女。

你能想到,當時的少女得有多崩潰嗎?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不外如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氣星河

風清過客

重生暖婚:總統大人,放肆愛

黃桃斯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