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3章 控制糧價,王凌在明末,豐收的西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昌帝聽罷左懋弟的奏報,目光驟然冷了下來。他抬手將茶盞重重擱在案几上,瓷底與檀木相撞的脆響驚得殿內眾人心頭一顫。窗外的蟬鳴聲突然顯得刺耳,簷角銅鈴在驟起的風中叮噹作響。

\"兩石八錢?\"永昌帝的聲音像是淬了冰,\"去年江淮豐收時,南京糧價不過八錢一石。這些碩鼠倒是敢要價。\"

李師師輕移蓮步上前,袖中滑出一卷賬簿:\"陛下請看,這是南直隸十八家米行近三個月的進出貨單。表面上各家存糧不足三成,實則城西永豐倉地窖中藏糧萬石,守倉的便是海商鄭家的私兵。\"她蔥白的指尖劃過一行行硃筆圈注的記錄,\"更蹊蹺的是,上月從湖廣來的三十船糧,剛過九江便不知所蹤。\"

朱媺娖突然輕笑一聲,腕間九鸞銜珠鐲叮咚作響:\"本宮記得,三日前進城時,在聚仙樓見著幾位綢緞商,腰間佩的卻是閩南水師的制式彎刀。\"她轉頭看向趙敏,\"妹妹當年統領綠林,可識得江湖上'糧船入水化作霧'的把戲?\"

\"不過是些水鬼勾當。\"趙敏把玩著鎏金匕首,刀鋒映出眼底寒芒,\"臣妾已讓阿大帶人去江邊'拜訪'那些船幫,想必此刻該有訊息了。\"

話音未落,殿外傳來急促腳步聲。張嫣的貼身侍女捧著鴿籠疾步入內,取出一支帶血的竹管。張嫣展開染血的絹帛,冷笑道:\"果然,蘇州知府昨夜在秦淮河畫舫宴請糧商,席間說要讓新政變成'無米之炊'。\"

永昌帝突然放聲大笑,震得樑上積塵簌簌而落。他起身時玄色龍袍揚起凌厲的弧度,腰間玉帶撞出鏗鏘之聲:\"好個'無米之炊'!左卿,你可知當年成祖爺五徵漠北,軍糧從何而來?\"

左懋弟怔了怔,忽見李師師美目流轉,頓時恍然:\"陛下是說...鹽引換糧?\"

\"正是!\"永昌帝抓起硃筆在輿圖上重重一圈,\"即日起,南直隸實行戰時糧政。凡納糧百石者,賜鹽引一張;納糧千石者,許其子弟入國子監;納糧萬石者...\"他筆鋒猛地戳在\"鄭\"字上,\"賜九品冠帶!\"

殿外忽然雷聲大作,盛夏的暴雨傾盆而下。李師師望著簷角成串的雨簾,想起三日前暗查永豐倉時,那個寧死不開口的守倉人,在見到她手中\"莊妃令\"的瞬間癱軟在地的模樣。此刻雨幕中隱約傳來馬蹄聲,該是趙敏派出的玄甲衛開始行動了。

\"至於糧價——\"永昌帝突然轉頭看向朱媺娖,\"皇后可知隋煬帝在洛陽設的常平倉?\"

朱媺娖會心一笑,從袖中取出鳳印:\"臣妾已命人清點南京八大官倉,明日便在四城設糶米鋪。官倉陳米按三錢一石出售,新米由臣妾的胭脂錢補貼,只售五錢。\"她頓了頓,又添一句,\"凡購糧者需持戶帖,每戶每日限購三鬥。\"

暴雨中,一隊鐵騎踏碎鄭家別院的門楣。阿大抹去臉上雨水,看著地窖中堆積如山的糧袋,對瑟瑟發抖的鄭家主事冷笑道:\"你家主子不是說缺糧嗎?這些怕是夠南京百姓吃上三個月了。\"

三日後,朝陽門糶米鋪前,老農數著銅板顫聲道:\"真...真是五錢一石?\"當白米真的倒入布袋時,老人突然跪地痛哭。人群中幾個綢緞商人臉色鐵青,他們袖中攥著今日米行\"二兩五錢\"的價牌,在官兵注視下悄悄揉成了碎片。

左懋弟看著戶部新呈的納糧簿,手指微微發抖——短短五日,南直隸豪紳竟納糧四十萬石。他望向正在教小皇子辨認輿圖的永昌帝,忽然明白為何陛下堅持要帶皇室南巡。那些藏在暗處的魑魅魍魎,終究抵不過真龍天子的煌煌天威。

雨過天晴時,李師師在御花園攔住永昌帝。她將新政細則捧過頭頂,裙襬還沾著昨日巡視糧倉時的泥點:\"臣妾已擬定《釋奴令》細則,只是...\"話未說完,忽被永昌帝握住手腕。

\"愛妃辛苦了。\"帝王指尖的溫度透過奏章傳來,\"待江南事了,朕陪你去棲霞山看紅葉。\"李師師抬眼望去,只見永昌帝眼中映著萬里晴空,昨夜批閱奏摺至天明的疲憊彷彿從未存在過。

當夜,秦淮河上飄起數十盞天燈。趙敏立在畫舫船頭,看著對岸米行陸續掛出的\"平價售米\"木牌,對水中倒影輕笑:\"張姐姐這招'釜底抽薪'倒是妙極。\"她身後,張嫣正在教歌女們唱新填的《勸農詞》,詞中那句\"官倉鼠雀終成灰\",隨著粼粼波光傳得很遠,很遠。

永昌帝站在御花園的假山旁,望著遠處秦淮河上飄蕩的天燈,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