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訓練,明末野心家,君子于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術還要更先進。

早在一五一五年,世界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把燧發槍,並且德國人(普魯士)隨後就在自己的軍隊中大量裝備,1544年(嘉靖23年),普魯士王國與法蘭西發生戰爭,當時,普魯士軍隊已經大量裝備燧發槍,而法國人則裝備的還是老舊的火繩槍。雙方激烈交戰的時候,天上突然狂風大作,緊接著下起瓢潑大雨,法軍的火繩槍無法發力,而德軍的碎髮槍卻能夠照樣射擊,結果這一仗普魯士以少勝多打得法軍大敗而回。

而普魯士軍隊裝備的這種燧發槍,被稱作“轉輪打火槍”,這種打火槍的擊發方式,是用燧石加上鐘錶上的鋸齒鋼輪結合而成,他免去了諸多繁瑣的射擊步驟,因而,能夠碾壓法軍的火繩槍。

但這種轉輪式的燧發槍也並非完美無缺,例如他的造價非常高昂,而且鋼輪上有汙染時還會出現不能點火的情況。

原歷史上,一直到1637年時伊西比亞半島的西班牙人才終於研究出了“撞擊式燧發槍”。

“撞擊式燧發槍”是轉輪打火槍的升級版本它取掉了那個源於鐘錶的帶發條鋼輪,而是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在傳火孔邊有一擊砧,如果需要射擊時,就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 點火藥,這種擊發機構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機,裝有撞擊式燧發機構的槍械稱為 撞擊式燧發槍。

撞擊式燧發槍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到了16世紀的80年代,許多國家已經開始批次裝備這種撞擊式燧發槍。

得益於郭紹的出現,大明比歐洲還要早掌握這項科技。早在1627年,崇禎元年時,大明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

大明掌握撞擊式燧發槍的時間,比歐洲提前了整整十年!

目前禁軍中,已經批次裝備了最新式的撞擊式燧發槍,這種燧發槍大約長1550毫米,空槍重5.65千克,一枚彈丸重32克。當然了禁軍還沒法做到全軍都裝備這種新式燧發槍(主要還是沒錢,禁軍財大氣粗也無法負擔這麼多燧發槍的製造費),僅僅只是裝備了兩三千支。

但就是這兩三千支燧發槍,在郭紹靖難時,讓他所向披靡,橫掃崇禎的幾十萬大軍。可以說郭紹能打贏靖難之役,新裝備的燧發槍功不可沒。

火槍營能打出這麼亮眼的表現,還要得益於郭紹對火器營的重視。在禁軍中,待遇最高的是炮兵,其次就是火槍營,然後才是騎兵和傳統步兵。

火槍營計程車兵,可以拿到極高的福利待遇,以及不菲的陣亡撫卹金。當然高待遇的同時,意味著他們的陣亡率要比普通步兵更高。而且訓練也更嚴苛。

比如郭紹規定,所有火槍營計程車兵,必須能熟練的使用手上的燧發槍,並且每個人要保證用最快的速度將手上的彈丸射出。

有人就要問了,只把槍裡的子彈射出去,不管射擊精度嗎?

這並不是郭紹不去考慮射擊精度,而是沒辦法讓士兵去考慮這些。燧發槍到底不是栓動步槍,他裝填的子彈仍然是彈丸,這種彈丸的射程相當有限,精度也不如子彈。因此為了保證精準性,一般情況下火槍營會採取“排隊槍斃”的戰術。這種戰術也就導致了火槍手的陣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許多不瞭解情況的人覺得用排隊槍斃這種戰術很愚蠢,然而在這個沒有栓動步槍的時代,排隊槍斃是唯一一種既能保證射擊精度和殺傷並存的辦法。

這裡說件很滑稽的事情,因為以前的燧發槍精準度不高,在17,18世紀的時候,法國的上流貴族為了心愛的女人,經常會選擇使用火槍進行決鬥。

這種決鬥除了比拼雙方槍手的手速外,還要比運氣。一些倒黴蛋因為自己的槍精準度不夠,明明先手開槍,最後倒下的卻是自己。

就拿郭紹靖難時來說,他的火槍營跟裝配了普通火繩槍的明軍對射,火槍營只用幾百人的傷亡就幹掉了對方數千人!

朝廷的軍隊除了手上的傢伙不行,更重要的是他們平時訓練也不夠。

郭紹的火槍營,幾乎天天都在練習該怎麼排隊槍斃,每個士兵之間的合作都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一到了戰場上每個人都能有條不紊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朝廷的軍隊因為缺餉,還有將領的腐敗,導致士兵們的訓練嚴重不足,這也是明軍為什麼老吃敗仗的原因。

火器營練習排隊槍斃的時候,郭紹一直在旁邊觀摩。

李定國心疼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影視世界掠奪者

囧囧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