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司馬懿出場,治大國如烹小鮮,諸天邪道,白化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頒佈變法,最後得到了民眾的信任。

治國以正,賞罰有信,是大秦在硝煙四起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商君雖用法苛刻,但身處亂世,詐力橫行,仍然能做到不失信於民。

就憑這一點,足以治四海,平天下。

因此,大秦的律法是大秦強盛的根本。”

司馬懿將第一個觀點丟擲。

“先生繼續...”

嬴政雙眼放光,顯然聽到了關鍵之處,不想司馬懿就此停止,這時他心中的疑慮已經消失了大半。

“呵呵!”

司馬懿微微一笑,略微思索一下說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第二要義是選賢與能。

這是一種看似平常,實則卻高超的領導才能。

具體來說,就是要將合適的人安置在合適的位置,充分發揮其角色作用,而不是對具體的事務進行干預。

法家有位大成者曾在老子思想的影響下,曾提出過“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觀點。

(這是韓非子提出的觀點,在這裡被司馬懿借鑑了一下,希望各位看客不要糾結。)

在他看來,君主作為最高管理者,不必事事親為,而是要學會將主動權交給手下的大臣,發揮他們的積極性。

在草民看來,君王的責任歸結起來就是在於大的方略制定以及用人這塊。

君王只要抓住了這兩條,也就抓住了做王國的根本。

春秋時期,魏文侯曾與儒生田子方在一起賞樂飲酒。

魏文侯對田子方說:“我感覺編鐘的樂聲不是很協調,左邊有些高。”

田子方聽完後笑了。

魏文侯問:“你笑什麼?”

田子方說:“臣下我聽說,國君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樂音。現在國君您精通音樂,我擔心您會疏忽了任用官員的職責。”

魏文侯有所開悟。

魏文侯作為一國之君,要把國家治理好,只需要把好的樂官選拔出來就可以了,而不是去時刻關心“鐘聲不比”這樣的瑣事。

對瑣事關心得太多,對大事勢必糊塗。

因此,田子方批評他“審於音而盲於官”。

.....”

說到這裡,司馬懿便停止了第二個觀點,他知道嬴政明白其中的含義。

其實司馬懿心裡有句話沒說,那就是他的老對手諸葛亮,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最後將自己累死。

“嗯!”

嬴政聽到這裡,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這口才真是沒誰了!”

莫離感嘆道。

“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第三要義是無為而為。

無為,是老子道德經的核心觀點。

這一思想多被很多君王或者能人視為消極,而實際上,老子的“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幹,而是倡導一種“無為而為”的辯證法,即在順乎事物自身規律的前提下有所作為。

老子曾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他看來,大道執行,自有其章法和規律,一旦人為干預,強制作為,就會陷入異化而不可自拔。

具體到治國理政方面,就是要把主動權交給人民,多體察民心民意,而不是拍腦袋決策,憑感覺折騰,以致政令頻出,朝令夕改。

君王不應有自己的私心和偏見,而應該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

畢竟,得民心者的天下。”

司馬懿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不過,他目前說的都是大方向,並沒有言語怎麼處理呂不韋的事情。

他說這些的目的便是讓嬴政明白,霸道並不能讓秦國一直強大,需要王霸結合才行。

畢竟,在歷史上,嬴政雖消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但後來的他卻不懂得與民休息,總是透過各種政策干擾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動不動就抓壯丁去修墳墓、挖運河、壘長城、徵北方、打南蠻……結果卻適得其反。

後來的劉邦和他的功臣們都參加過秦末農民戰爭,所以很注意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借鑑“無為而為”的思想在漢朝也得以發揚光大。

漢高祖及他的繼任者都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田租,鼓勵農耕,提倡節儉,減輕刑罰,使漢朝的生產與經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和提高。

到了漢武帝時期,當匈奴屢次侵犯北方邊境時,大漢王朝憑藉其多年養精蓄銳後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徹底打敗了兇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壞訊息:咒靈!好訊息:女的!

我是人間惆悵客

冥魔道

雪天燉大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