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懷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盛唐陌刀王,夜懷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仙芝隨後登上了連雲堡城,望著城中滿地的屍體,他臉上並無什麼表情,也許常年的作戰早已冷卻了他的心腸。
兵卒們開始將屍體一個個抬在一起,受傷的人轉移進行治療。伽延從父子在這場攻城戰中雙雙受傷,若失羅被砸傷了脊背,伽延從額頭中箭血流不止,暫時被麻布包裹抬到了氈帳中。
人們將陣亡將士的身份木牌摘下來,扔進了一個木箱中,很快木箱就被牌子填滿。
節度參謀和行軍掌書記開始組織人手清點敵我傷亡,根據清點牌子的數量,唐軍共陣亡一千四百三十人,識匿和護密聯軍陣亡一千九百六十人,加起來共三千三百九十人。吐蕃軍陣亡五千二百人,俘獲一千餘人,包括守將宗呂在內。
高仙芝站在高處望著連雲堡的佈局,不由得捋須讚道:“這個吐蕃將領也算是能力不俗了。”
李嗣業站在他身後問道:“這些俘虜怎麼辦?”
“押著他們到婆勒城勸降,抓住的那個蕃將在哪裡?”
他引著高仙芝走向連雲堡城瞭望臺下方的土廳裡,裡面黑壓壓地跪了一片人,其中有不少吐蕃女子和身披鎖子甲的桂射手,能夠跪在這堡裡的都是精英,不像外面俘獲的那些庸奴從。
吐蕃是奴隸制社會,與唐朝交往之後又學習了一些唐朝的制度,成為了卡在奴隸制和封建制中間的這麼一奴隸社會,它同時也是軍政一體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桂和庸這一制度。它類似於唐朝的府兵制,又與府兵制完全不同。桂是擁有土地的的武士階層,庸則是沒有土地的奴隸階層。當武士出征的時候,他有權力帶領一定數量的奴從出征,這一點類似中世紀歐洲騎士和扈從。
眼下大廳裡跪著的就是這一群奴隸主,宗呂則盤膝坐在中央,依然堅守他作為吐蕃武士的一種尊嚴。
宗呂千總的發跡史頗具個人奮鬥色彩,他作為吐谷渾人,上一代、上上一代都是吐蕃人的奴隸,不過他跟隨的主人可不是一般的武士,而是吐蕃約如的軍事貴族東本。本來奴隸和貴族這一階級固化是無法打破的,但宗呂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毅力和無與倫比的運氣,他英勇善戰被當做擋箭牌都能活下來,他數次捨身救下主人的性命,被授予軍功賞賜了田地,成為了一個自由的軍戶,並一步步爬到了連雲堡守將的位置上。
除去他被李嗣業俘虜,後又被脅迫當間諜的不光彩經歷,他的整個人生歷程沒多大問題,甚至還能成為眾多奴隸嚮往的榜樣。他們看到他就像窮人看到成功人士,所以這一場艱難的連雲堡血戰,自有其個人魅力的因素影響,才使得麾下的奴從們悍不畏死。
李嗣業對坐在人群中央的宗呂喊道:“宗呂千總請過來!”
宗呂一骨碌從地上爬起,雙手捅在袖子裡來到兩人身邊,作為敗軍之將他雖然能夠堅持膝蓋不彎曲,當然也不能挺胸抬頭裝大尾巴狼,所以便稍微佝僂著身子站在兩人面前聽候差遣。
高仙芝負手問他:“娑勒城中有多少人?”
宗呂抱胸回答:“啟稟大將軍,娑勒城號稱十萬,實際上只有五萬。”
高仙芝猛然轉身,險些露出驚嚇表情,若是真有五萬人,我這兩萬人打個連雲堡都損失了三千多,娑勒城敵軍五萬人該如何能夠取勝?
李嗣業明白箇中原因,便開口詢問道:“這五萬人中有多少桂,有多少庸,又有多少擔當輜重輔兵。”
宗呂明白他的用意,連忙叉手道:“其實這五萬人中包括了大部分博律百姓,吐蕃把他們編成了兩個個馴奴東岱,還有一個用來放牧提供糧食的馴奴東岱。剩下的就是喀葛魯豪奴東岱,總兵力為一萬兩千人,但在連雲堡已經摺損了六千,剩下的六千人由喀葛魯東岱東本親自率領坐鎮。”
高仙芝這就聽明白了,原來這五萬人裡面包括了小博律百姓,還有一部分用來提供後勤物資的非戰鬥人員,真正用來作戰的也只有六千人。
連雲堡是吐蕃人的前進基地,娑勒城就是連雲堡的後勤補給基地。
吐蕃豪奴東岱的戰鬥力確實很強,但唯一可詬病的就是他們的後勤補給粗獷簡單,跟隨大部隊出發的有拖家帶口的牧民和牧奴,他們的所有財產都是贊普的,所以戰時就得趕著牛羊跟著軍隊,甚至許多時候都是丈夫提著刀槍服役做兵,老婆孩子在後面趕牛羊供應糧食。
史書上記載唐軍與吐蕃交鋒中的那些勝仗,俘獲敵軍幾萬人,犛牛幾萬頭,這些所謂的敵軍其實是為軍隊提供後勤的牧民,他們的戰鬥部隊機動力強,也雞賊得很,能夠迅速甩掉輜重逃脫,如同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