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懷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盛唐陌刀王,夜懷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郭子儀在做出判斷之後,也需要人去查探出真實情況來印證他的猜測,為此他特意在龍驤軍中選出幾十個水性極好的斥候,趁著夜色泅渡過了黃河。
夜色中的蒲津渡守衛森嚴,斥候們查探得知,河西軍沿著蒲州城從河灘到黃河鐵牛,用中條山砍伐來的樹木修建了近六里多長的寨牆。
斥候們想方設法去查探寨牆中到底圍了什麼,他們裝扮為來往商販貨郎,進入軍營向兵卒們兜售火石和蹀躞帶,藉此在營中發現了數以千記的木排舟筏,為了製作這些木筏,河西軍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想來是早有準備。
斥候們認為得到了真實的證據,連忙於第二天夜裡又悄悄地遊過了黃河,來到了郭子儀的大營中。
郭子儀聽完士卒們的稟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連忙低下頭去問:“你們可看得分明?”
“屬下們看得清清楚楚,確實是有大量的木筏,應當有上千乘之多。”
郭子儀轉過身去,彎腰將手掌撐在案几上暗自盤算。一條木筏能夠搭載一火十人左右,那麼千條木筏一次過河便是萬人,再加上鐵牛牽引兩岸的鐵索上鋪設木板,幾個來回就可以將所有戰力輸送到對岸。這些木筏也足以證明李嗣業大軍的主攻方向是津浦渡。
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後,心中也敞開了許多,既然知曉了敵軍的謀略,明白李嗣業的主攻方向,那他就要利用黃河的險峻優勢,將他們全部誅殺在河岸上。這對於大唐來說,將是再造社稷之功勳。
這時從上游龍門渡再次傳來僕固懷恩的急報,說是河西軍屯兵在龍門渡黃河東岸,有數千面大旗招展。
郭子儀輕鬆自得地笑了,河西軍的行動與他的預料不謀而合,他立刻親自給僕固懷恩寫信回覆:“汝無需擔憂,此乃李嗣業故布疑兵,河西軍大部分兵力依然在蒲津渡口,我已經有良策擊敗敵軍。”
郭子儀決定將計就計,把西岸營寨中自己的大纛全部撤走,領一支兵馬在同州大荔縣北側埋伏,又分別命人前往潼關和龍門渡傳遞訊息給僕固懷恩和程元振,命他們各抽調出一萬人馬前來蒲津渡,在鸛雀樓以西和大荔北分佈成一個口袋陣,準備一鼓作氣把李嗣業擊潰並消滅在黃河的西岸上。
駐守在潼關的程元振得到郭子儀的傳信後並未急著出發,而是將這道軍令報告給了長安的李輔國。這時李輔國執掌長安軍政大權於一身,特別在如今肅宗李亨沉珂病榻的時候,他就相當於坐鎮監國了。極度敏感的他立刻以皇帝的名義給郭子儀去旨,在信中質問他為什麼要調動潼關守軍。
收到聖旨的郭子儀自然惶恐萬分,連忙給皇帝上了一封奏表,將敵我雙方的態勢,以及他佈下口袋準備在蒲津渡將河西軍一網打盡的計劃悉數報告給了李輔國。
李輔國似乎也深知自己不在前方,不瞭解情況不能夠胡亂指揮。但他作為總攬朝政的朝臣之首,必須要藉機突出自己的權威,對潼關的防務表現出深切的擔憂,去信表示潼關外尚有河西軍數萬,既然已經探明李嗣業將從蒲津渡進軍過河,那就把龍門駐軍多抽調一些,保證潼關的兵力充沛。
再次得到聖旨的郭子儀只得照辦,收回了抽調潼關軍隊的軍令,加大力度抽調龍門渡的守軍,命僕固懷恩率一萬八千人趕往大荔縣,只留下神策軍使郭英義率領近七千人駐守在龍門渡。
此時已經是乾元二年秋八月,僕固懷恩在麾旗下最後望了一眼遠處的黃河灘頭。對岸的河灘上依然插著數千面大旗,旗幟下似乎甲冑森森,似乎也什麼都沒有,他心中隱隱浮起深切的擔憂。
他為此再三囑咐郭英義,一定要嚴密監視河對岸的動靜,但凡出現情況立刻派快馬到烽火臺傳遞訊息,他定會迅速派兵馳援。
僕固懷恩率軍趕到萬荔縣後,向郭子儀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令公可篤定李嗣業一定會從蒲津渡過河否?萬一河西軍並非疑兵之計,龍門渡口可就只剩下八千多人。”
郭子儀沉默半晌,嘆了一口氣說道:“敵軍虛實難辨,就算將兵力平均分攤,李嗣業挾優勢大軍西渡黃河,我們也難以抵擋。所以只能集中優勢兵力與敵軍相抗,我至少有七成的把握李嗣業會從蒲津渡進兵過黃河,為這七成的機會也值得一搏。”
僕固懷恩再次向郭子儀進言:“兵行險招,非不得已之舉可為,值此天下危急之際,再行險招就不當了。如今長安城內尚有御林軍數萬,令公何不向陛下上表,請求陛下調兩萬兵前往龍門渡駐守。這樣就算李嗣業選擇從龍門渡進攻,郭英義也能夠憑藉這些兵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