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江17海港,本宮賢良淑德,兔子的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琚高高興興帶著一車人頭橫掃了紀家、姚家、陶家等等海安名門。
別說這幾個“書香官宦世家”,就是本地的駐軍裡的守備、軍曹,也沒見過這麼不講道理、這麼血腥的上門逼迫。
紀老爺當場暈了過去,李琚的大夫一哄而上,掐人中灌復甦油的,給他又掐回來了。
李琚當眾逼問他,是不是故意違抗聖旨,故意竊取大雍信行的財產,紀老爺當然不敢承認,但人證物證俱在,抵賴不得,他只能把錯都推在手下人身上。
李琚馬上將他推出來背鍋的人全都殺了。
紀老爺剛才暈過去是裝的,第二次暈過去是真的。
李琚殺的只是奴僕,打的是他的臉,更把他家的奴僕下人掌櫃賬房都鎮住了,紀老爺都能預料到,他再要讓人去疏通田畝人丁、另起爐灶拆分被大雍信行摻水的產業,那就不是幾十兩銀子或者一兩句話能叫得動了——人家冒著殺頭的風險給你辦事,你得給買命錢哪!
還有疏通的差役、胥吏,全部滾滾而下——小小一個海安,最多的時候擠著兩個大學士、一個刺史、一個尚書,還有一個知府一個督司隨時補位,他們內鬥起來是兇殘,可李琚要他們收拾幾個底層辦事的人,這是要算人情的,他們誰會攔著?
這些外來的大官和本地官吏沒有香火情,不存在“你動我的人就是打我的臉”“拼了得罪人也要護著手下才算是領頭羊”的心態,李琚和王妃說動誰,一準能行。
這次他們把紀家佈置許久的熟人都拿下了,新換的人要花時間和錢去養熟先不說,人家看看前輩怎麼倒的,心有餘悸了,再想養熟他們,成本何止翻倍?
在地方上當地頭蛇,錢是一條,權是一條,人脈更是一條,有錢有權卻沒人就等著被架空被掏吃乾淨,李琚殺人算是殺他們七寸上了。
巫明麗第二天就收到了他們幾家的賠罪,大雍信行作為財東能掌控的資產總算迴歸正常水平。
估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不會再對大雍信行下手,而等他們漸漸地手鬆了,心大了,京城也該培養出了第一批人才,就送來查賬,再殺一圈。
這次起底之後,張孟達和向復算了算收穫,目標超額達成。
崔秀統籌完整個兩江道的賑災和重建況,細細做了總結陳述發往京城。
如果皇帝陛下對各個渠道送來的訊息滿意,張孟達、向復、李琚等人。
期間,巫明麗和李琚商量過後,微服出行往兩江南部,接近閩越北部和嶺北的地方遊走。
向復從中南轉來的,有巡查海商的責任在身,對兩江南部沒有親眼看見,總覺得不穩,索性就跟著一起走了。
為防被人說信王或向復勾結對方,他們還叫走了沈時行,沈時行又帶了幾個尚未安排實職的小官,人多了,就不打眼了。
沈時行,一個老黃牛似的實幹家,和向復一樣都是孤臣純臣,有兩個孤臣一同出遊,怎麼也不能算是拉幫結派。
兩江南部基本都是山區,人口產業不足中部的二分之一,與繁華的沿江沿海港口更不能比。
就這麼一點少得可憐的人口,也都集中在沿海的港口、沿河的山間小盆地。
由於北面洪災的緣故,流民災民往高處竄,不少人就在南邊安家落戶了。
這是簡陋、過時的紙面訊息。
實際上一到南邊,巫明麗就感覺到了不同。
南部的兩個海港城市白港、小港,繁榮程度遠超想象。
城市很新,大多數屋舍建成時間不足五年,房屋極富異國情調,官府捨得花錢僱人,所以道路平整,居舍乾淨,一派富足的景象。
路上,面目與中原漢人迥異的異邦人比比皆是,一些異邦人是來做買賣的,更多的異邦人卻已經與本地土人、外地來紮根的商人結為夫妻,生兒育女,落地生根。
在北面窮苦潦倒的疍民,在這裡反而如魚得水,生活富足,更有甚者,已在南洋的海島上安家,每年幾次回家探望這邊的妻兒老小,若沒有死在海上,就一定會滿載而歸。
據本地行商描述,再往南,合浦、珠浦比他們這裡還要繁榮。
提及北面的錢塘、松江,及在往北的島陽等港口,商人們頗為不屑:“都是咱們吃不下的,才輪到他們!”
究其原因,北面各海港,以海商來港口採買為主,天長日久,貨物價格就壓低了。
而南面的各海港,已經是大雍商人出海為主了,他們冒著翻船、丟命的風險,吃到第一口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