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曹操敗走華容道,呂蒙偷襲夷陵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曹操敗走華容道,呂蒙偷襲夷陵,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瑜率軍登岸,見烏林大營一片火海,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他讓程普、張飛引步騎兩萬從後方追擊,又叫來呂蒙、淩統吩咐道:“你們率五千水軍沿長江逆流而上去取夷陵。”
“夷陵?不是經漢水去襄陽嗎?”呂蒙不解。
周瑜:“劉琦要江陵讓他先打,那夷陵乃是入蜀的門戶,此時不拿更待何時?我會親率水軍去取襄陽,你等取下夷陵之後不可擅動,謹防江陵曹軍復去奪之。”
“唯。”呂蒙(淩統)齊聲說道。
曹操兵敗走華容道,十數萬人踐馬踏過境,讓本就泥濘的道路變得不能通行,加上天上狂風呼嘯,旁有徐庶、趙雲沿途襲擾,後有程普、張飛窮追不捨,此時曹軍人困馬乏、兵士飢疫相交,許多人因思念家鄉而掩面哭泣。
“不準哭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此等小事,有何難哉?”曹操見狀怒喝,遂使羸兵負草填坑,戰馬才得以正常透過,那些羸兵負草陷在泥中,後為人馬所蹈、死者甚眾。
這些時日,曹軍中疫病成瘟,病死荒野者數以萬計,加上被燒死、溺亡、以及撤退中減員,曹操退回江陵之時,帶去烏林的三十萬兵只剩數萬,幸運的是從許都帶來的將領、謀臣沒有一人陣亡。
此次南征荊州,曹操幾乎帶出了最強陣容,除留守江陵、襄陽等地的大將,其餘都跟他去了烏林,有名之將分為別:
中軍將領:都護將軍曹洪、中護軍韓浩、中領軍史渙、宿衛許褚、虎豹騎統帥曹純、虎豹騎豹營都尉曹休;
七路主將:張遼、于禁、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
監軍:趙儼;
領軍:夏侯淵。
荊州新降的將領在撤退途時,被周瑜和徐庶的追兵襲殺,最後只剩蔡瑁、文聘等少數幾人存活下來。
烏林兵敗回到江陵後,沒人敢質疑曹操的決策失誤,因為這是他親自指揮的戰鬥。
“丞相,樂文謙傳回訊息,說關羽出現在襄陽附近...”曹仁彙報道。
曹操聽後站了起來,繼續問:“子孝,周瑜有否從水路來取江陵?”
曹仁搖頭說:“聽聞丞相兵敗烏林,我命沿江烽火臺加強預警,兩個時辰前有數十艘戰船西去,因為沒在江陵登陸我就沒加理會。”
“這點船不過數千人,華容道的追兵也消失不見,周瑜到底玩的什麼花樣?江陵扼守長江水道,周瑜定當不會放棄...”曹操自言自語。
一直沒說話的賈詡突然進言:“莫非是聲東擊西?周瑜的水軍主力會不會也去了襄陽?他和劉備該不是要將我們困在江陵吧?丞相兵敗的訊息傳回許都,北方人心鼓譟豈不是...”
曹操驚訝地看著賈詡,這傢伙看問題果然老辣,馬上就能舉一反三找準問題關鍵,戰敗的訊息傳回北方,自己如果長時間被困在荊州,後方很可能就要大亂。
想到此處,曹操後背生出冷汗,他立刻對曹仁說道:“子孝,你留在江陵總督荊州諸事,我要儘快趕回許都,另外快馬通知滿伯寧、樂文謙、李文達等,讓其在沿途接應。”
“唯。”曹仁抱拳應道。
此時江陵與襄陽之間有運河,曹操擔心被周瑜水軍堵截,加上江陵的船舶本來就不夠,所以依舊選擇由陸路往北撤退。
江陵的曹軍動向,時刻都在藍田的掌握之中。
曹操的水軍從油江口過境後,高順把偵察營秘密派到江陵和夷陵。
在烏林火起的當夜,藍田讓甘寧、蘇飛由水路出發,自己和高順、黃忠由陸路進攻夷陵。
夷陵位於江陵西北,地扼巴楚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荊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為“夷陵”,長江過三峽時激流急湍,到此處水勢舒緩、江面開闊;險峻挺拔的巫山山脈,到了這裡也山勢變緩,是西入益州的重要據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要地。
劉琮投降曹操後,夷陵傳檄而定,曹仁還未及在此部署守軍。
藍田水陸並進、軍勢浩大,加上打著荊州刺史劉琦的名號,夷陵守軍隨即聞風而降。
“先生,接下來如何奪取江陵?”拿下夷陵後高順問道,現在夷陵總兵力只有一萬五千,要想強攻江陵無異痴人說夢。
“咱們先等一等,等曹操離開後再行動,現過去打江陵不智。”藍田說道。
藍田眾人等了半日,呂蒙、淩統率水軍五千也來取夷陵。
藍田擔心身份暴露,遂讓人換上夷陵守軍的衣服,由甘寧、蘇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