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都督接任之爭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都督接任之爭,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柴桑軍無主帥,正值人心浮動之時。
孫權在見過小喬和周瑜的親眷,又皺眉看了看身旁的周善,然後召軍中將領到偏殿問話。
“什麼情況?”孫權睥睨眾人,額上愁眉緊鎖。
淩統年輕氣盛,他義憤填膺說道:“主公,大都督的箭傷雖時常發作,但絕對不足以致命,我們返回時路過江夏,守將傅士仁曾攜酒肉到碼頭勞軍,大家都懷疑那些酒肉中有毒...”
“公績是懷疑劉備派人投毒?沒有憑據可不能亂講,畢竟現在兩家還在聯盟抗曹。”孫權環視眾人。
淩統抱拳說:“主公,大都督最後一次發病,就在離開江夏之後,他臉色泛黑,似是中毒跡象...”
“公績,不要憑空亂說。”魯肅提醒。
“我們從新野離開後,本來打算去偷襲江陵,或許是走漏了訊息,劉備因而生恨報復...”淩統爭辯。
“公績,你似乎話裡有話。”魯肅皺眉盯著他。
淩統冷眼以對,冷哼:“總之大都督死得蹊蹺。”
周瑜要取江陵的訊息,軍中知道的人非常少,當船隊到達竟陵時才告訴呂蒙等人,但孫權、魯肅已提前知道,所以淩統說完孫權並不吃驚。
周瑜死的離奇又突然,淩統對魯肅都產生了懷疑,因為魯肅作為行軍參謀,跟周瑜在一起的時間很多,一定提早知道偷襲江陵的計劃,而且魯肅還進入江陵幾個時辰。
魯肅在周瑜死後,暫時行使大都督的職權,指揮軍隊返回柴桑途中,也讓淩統這些悍將不悅,哪能就這樣取而代之?
孫權看淩統的眼神奇怪,心說你是在針對魯子敬,還是在影射我?
“子敬,你怎麼看?”孫權問。
魯肅抱拳說:“曹操大軍剛到新野,劉使君就派關羽、張飛水陸去援,而且抽走荊州大半兵力,要是他真的忌憚大都督,何不借曹操之手殺之?”
“子敬先生難道不是憑空亂說?”淩統一臉不屑。
魯肅也發現了這廝在針對自己,於是坦然說道:“公瑾若是真的中毒而亡,請來仵作開棺驗屍即可,我等何須在此爭辯...”
“那樣最好。”淩統憤憤然。
“開棺?”孫權腦袋嗡嗡的,顯得十分猶豫。
呂範見狀進言說:“主公,常言道死者為大,開棺攪擾大都督的安寧,實在無禮又不妥...”
孫權點點頭,“子衡所言不差,江夏勞軍之事我會派人去查,公績你先管好自己的人。”
“唯。”淩統低下了頭。
“主公,三軍不能一日無帥,須得儘早點下新都督...”呂範繼續說。
“程公在軍中威望甚高,可擔此大任。”淩統連忙進言。
孫權點點頭,然後擺手說:“我先想一想,汝等先行退下。”
“唯。”眾將抱拳徐徐走出偏廳。
“子敬再等一等。”孫權單獨叫住了魯肅。
只剩兩個人後,孫權淡淡問道:“凌公績似乎在針對你?”
“肅問心無愧。”魯肅朗聲回答。
谷</span>
“現在甘寧投了劉備,看來公績是將他一併恨了去,如今合肥沒有抓住機會,新野定然也守不住,局勢又回到了赤壁之前,子敬素來能觀天下大勢,當有妙策教我?”孫權問。
魯肅想了想說:“現在的局勢比赤壁前略好,雖然曹操依舊虎踞北方,但實力已不如之前,加上劉玄德遠勝於劉表,只要咱們繼續保持結盟,讓劉備在荊州牽制曹操,我們則以合肥為突破口,兩路夾擊必能攻入中原。”
“嗯...其實吳會的世家大族,對於荊州戰場有微詞,子敬之言甚和我心,我欲讓汝接替公瑾為大都督,子敬千萬要把這軍隊管好。”孫權說道。
周瑜寫給孫權的信,因為淩統的緣故他不便拿出,這時候孫權突然點將,魯肅聽得十分吃驚。
“程公從老將軍時就跟隨,其在軍中的威望甚高,肅何德何能...”
“我江東的大都督,需要一個穩重且識大局之人,我遍觀諸將唯有子敬適合。”
魯肅聽到這裡有些感動,於是他將懷中周瑜的書信遞了去,“大都督彌留之際,讓我為其代筆留字,剛才一直沒機會交給主公...”
孫權接過周瑜遺書,悠然長嘆:“公瑾有王佐之資,臨終之言與我所想一致,今暴疾而亡實在可惜,待他出殯後我再宣佈新任命...”
“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