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客蔣幹,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蔣幹儀表堂堂,才學出眾,能言善辯,曾獨步江淮。

曹操微微坐正身子,有些不相信地問:“周瑜乃是江東擎天之柱,深得孫權的重用,子翼果能說降耶?”

蔣幹走到大殿正中央,躬身回答:“丞相,公瑾雖然有才,但長久執掌江東軍權,臣強主弱必被猜忌,要是孫權持續在合肥用兵,他未必不能攜赤壁餘威而破襄樊...”

曹操聽得眼前一亮,“子翼是說...”

“或許是孫權之意,或許是江東群臣之意,周公瑾有些功高震主了,如今困守新野進退兩難,幹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投丞相...”蔣幹信心滿滿。

“好,子翼速去新野,若有周郎統領水軍,何愁天下不定?若能成事我必重賞之。”曹操笑著說。

“多謝丞相。”蔣幹拱手退出大殿。

蔣幹在許都帶了些土產,冒著寒風輕車簡從往南陽而去。

此時正值冬季,周瑜的兵馬基本撤回新野休整,漢水中巡航的戰船也已經大大減少。

周瑜在新野縣衙撫琴以樂,琴聲好似涓涓河流悠遠綿長,但少了一些波濤雄壯之感,他圍攻襄陽一年未見成效,心中的不甘只有用音樂來抒發。

新野小縣人口不多,當地產出無法養活數萬大軍,日常所消耗的兵糧,大多還是從江東運抵,朝堂之上已有多人對此提出不滿。

打下襄陽又如何?替荊州劉備抵擋曹操?你周瑜是江東的都督,還是劉備的都督?

此前周瑜領兵鎮壓叛亂、剿滅江東的賊寇,維持江東的團結穩定,那時候大家還和和睦睦。

打從赤壁之戰開始,這群人慢慢變得不友善起來,所以他急於打出一塊地盤來。

孫權給出的訊號也很明確,封周瑜為南陽太守,封程普為襄陽太守。

程普是跟隨孫堅的老將,論資歷比周瑜高上許多,但是在江東也屈居副都督,孫權將兩人揉在一起也有制衡之意。

從月初開始,水路運糧船就陸續將家書送來,守在新野的將士看過後更思念家鄉。

小喬在信上只有寥寥數字:家中安好,盼郎歸。

周瑜看完家書閉目撫琴,不覺手中力度漸漸加大,滔滔音浪如長江大河連綿不絕。

噔的一聲脆響。

古琴上最細的一弦斷裂。

正在惆悵之時,門外小卒來報:“大都督,九江故人蔣幹來見。”

周瑜微微一怔,他整理好衣衫出縣衙相迎。

蔣幹布衣葛巾,一副平民打扮,身旁只有兩名隨行小廝,馬車裡裝了些許都土產。

“公瑾別來無恙。”蔣幹拱手問禮。

“我與子翼好久不見,不知今日為何而來?”周瑜疑惑道。

蔣幹指著卸下來的土產說:“年關將近,我聽說公瑾孤單在此,特地帶了些年貨送來。”

“子翼真是客氣,快裡邊請。”周瑜隨後把蔣幹迎了進去,又命人煮酒相待。

兩人寒暄了一會,周瑜見蔣幹似有話講,遂大笑道:“子翼遠道而來非為送禮,實則是為曹操來做說客吧?”

蔣幹皺起眉頭,起身怒道:“昔日我們在廬江未得志時,尚能一起把酒言歡,不想經年一別,公瑾位高權重已看不起舊友,本想與君敘舊,反欺幹事無所成被誤為說客,蔣幹這就告辭...”

周瑜見狀連忙拉住蔣幹,笑呵呵賠禮:“子翼還是言不饒人,瑜適才相戲耳,現冬日天寒正好煮酒待客。”

蔣幹順勢坐下,兩人喝酒回憶廬江往事,彷彿把時光拉回了十多年前。

“公瑾,幹雖然不是說客,但觀君之處境兩難,實在不吐不快。”蔣幹假借酒意說道。

“哦?我處境兩難?子翼但講無妨。”周瑜想聽聽他如何說。

蔣幹晃了晃頭,“自古擁兵自重君為主上猜忌,公瑾昔日提兵勤王,與張子布共扶孫仲謀上位,雖然是你自己一片真心,但難免惹得江東群臣詬病,認為公瑾是攜兵威而邀權也,似乎孫伯符只託孤給張子布一人...”

孫策的雄心壯志正好和周瑜契合,但是這位雄主死得實在是突然,周瑜聽到對方神死的訊息,他第一時間帶兵去勤王,因為無數的歷史事件告訴他,這個時候只有手上有軍隊才能靠得住。

論個性孫翊與孫策相似,但孫策最後選擇了孫權,這是張昭不能理解的事,也是周瑜不能理解的事。

周瑜相信孫策的眼光,孫權即位後他盡心輔佐,對內壓制住了孫堅時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佬競技場

白真菌

超級醫神

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