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禮尚往來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禮尚往來,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玲綺從陳宮處要來《尉繚子》,次日便與高順一起打馬去甘家莊。
兩人到時,藍田用新採的菊花作茶,自己坐在暖陽下讀書。
藍田是甘倩的義弟,關羽見此子頗有膽識並且談吐非凡,回下邳後他將自己常看的《左氏春秋》派人送給藍田。
史書乏味又不便記憶,關羽也經常拿出來翻看,是謂溫故而知新也。
關二爺豪氣干雲,傲上而不辱下,要是放在武林之中,那也是一等一的豪俠。
左丘明所著的《春秋》,是記載春秋時代各國之間的歷史故事,藍田對於這段紛亂的歷史不甚瞭解,又因為穿越過來沒有任何娛樂專案,所以捧著書卷看得津津有味,以至於呂玲綺到時他都沒察覺。
“藍子玉,你還真在看書呢?”
藍田抬頭一看,還是那颯爽的呂玲綺,於是他放下書簡起身打招呼,“呂姑娘、高將軍。”
呂玲綺隨手拿起凳上的一個竹簡,展開看了幾眼後納悶道:“史家之書枯燥又乏味,子玉你看得如此認真,莫非真的是個讀書人?為何沒託人舉個茂才?”
這個時代沒有科舉,實行的是察舉制,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草根士子要想出頭,除了包裝自己以外,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大腿抱。
“呵,我哪能當茂才,就是打發時間而已,呂姑娘今天又來摘葡萄嗎?”藍田笑道,因為葡萄架上仍有一些存貨。
“當我那麼貪嘴嗎?這是給你送書來了,高將軍。”
呂玲綺話剛落音,高順就從馬背上取下一個大布袋,展開一看真是幾十卷竹簡。
“這是什麼書?”藍田隨意撿起一卷,頓時看得他一頭霧水。
“公臺先生說這是什麼魏老子?總之你自己慢慢看去吧...”呂玲綺含糊地說道。
“小姐,是《尉繚子》,是一部戰國的兵法。”高順雖然沒有看過,但是這兵法在軍中還是頗為出名。
這就像大多數人都沒上過北大清華,但只要有人說起這倆名字便知道是高等學府。
“對對對,是尉繚子,是我記混淆了。”呂玲綺補充道。
兵書麼?就當閒書來看好了。
“如此就多謝了,其實這書應該送給高將軍才是。”藍田說道。
高順淡然說道:“我能衝鋒陷陣,但看起書來實在頭疼,公子就不要客氣了,公臺先生剛才很是不捨呢。”
陳公臺?那也是個人物。
藍田從家裡搬出凳子,又泡了兩杯菊花茶招呼兩人坐下,這個時代物資匱乏,尋常人家也拿不出待客的瓜果來,好在這廝架上還有一些葡萄。
“二位稍作片刻,我去把葡萄洗一洗。”藍田摘下兩串說道。
“小姐,這書已送達,咱們還是回...”
“高將軍,我知道今日你營中無事,索性就在這裡玩一會吧。”呂玲綺搶話說道。
呂布轉戰各地,他跟丁原、侍董卓、投袁紹、戰曹操,呂玲綺跟著東奔西走,當初逃出長安的時候還失散過一段日子,這姑娘的童年其實過得並不安穩,這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有趣的年輕人,她心中那一份童真瞬間就釋放出來。
“你既然在看《春秋》,就給我們講一講吧,左右今日大家都沒事。”呂玲綺抿了一口菊花茶說道。
“你不是說史書枯燥麼?”藍田疑惑道。
“自己看就枯燥,要是聽別人講故事,我還是能聽得下去的。”呂玲綺道。
講故事?這就不能照原文讀了。史家之人惜字如金,竹簡上記錄得言簡意賅,必須展開來說故事才生動。
藍田點了點頭,然後在竹簡中找出幾個他認為熟悉的故事,然後展開書簡緩緩說道:“下面這個故事叫作曹劌論戰,話說曹劌和魯莊公坐戰車上,在長勺這個地方與齊軍作戰...”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話原來出自《春秋》嗎?我常聽父親他們說起呢,高將軍你說是不是?”呂玲綺驚訝道。
“某雖熟記此語,但並不知出自《春秋》...”高順點頭說道。
“《春秋》不是史書嗎?為何其中還含有用兵之法?”呂玲綺大為不解道。
“不信你拿去看吧,經典古籍中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它們就像美玉一樣,深埋於泥土之中,需要用心去發掘才能找得到。”藍田說完就把手中的竹簡遞了過去。
呂玲綺接過來一看,果然上面有這麼一句,然又送還給藍田說道:“這書上寥寥數語,沒有子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