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簡雍下聘,劉備納妾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簡雍下聘,劉備納妾,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天曹軍復來徐州,劉備引軍去救郯城,小沛百姓猶如驚弓之鳥,他們閉門不出躲避兵禍,延誤了夏收的時辰,直到七月曹兵退去才敢出來收割。
放眼望去,小沛城外的村莊全被綠油油、金燦燦的顏色覆蓋。
糧食的收割比種植更累,那時候沒有機械裝置,一切都要靠人工完成,可以說豐收的季節雖然喜悅,但是付出的汗水也是尋常的數倍。
首先要將割完的粟苗人工脫粒,然後集中到莊上寬敞的地方晾曬,最後脫殼裝斛才可以拿來食用。
餘下的粟苗杆也不能棄之不顧,它們需要集中捆紮或堆放,一部分用上繳作戰馬草料,一部分用來生火做飯,一部分返田做肥料。
甘吉全家齊上陣開始收粟,藍田那十畝地的確種出了新高度,只見那粟穗碩大、顆粒飽滿。
時至豐收時節,劉備亦從郯城歸來,他放下手中軍務與關羽來到小沛周邊,古代明君勸課農桑都會親自到田間地頭給農夫打氣。
像王家莊這種自家部曲耕種的土地,劉備也會在這個時候關心收成情況,糧草給養是打仗圈地的保障。
“關中今年大旱,當地百姓流離失所,好在徐州一地風調雨順,再加上曹操走得匆忙未及搶糧,看樣子咱們的糧草問題能有所緩解。”劉備望著一望無垠的粟苗嘆道。
“小沛附近的軍屯多是新招部曲,我看粟米產量不一定可觀,能不能按量繳納租稅都言之尚早...”關羽憂慮道。
劉備點頭說道:“還是要保證部曲百姓的口糧,不行我只有厚顏向陶府君求糧...”
“陶恭祖只怕也缺糧,聽聞下邳相笮融都管糧運,可這廝將下邳、彭城、廣陵三郡稅賦大起浮屠寺,佛以黃金塗像、錦採為衣...”關羽搖頭道。
“陶府君用人不察,難怪去年彭城敗給曹孟德。”劉備惋惜道。
這時劉備突然發現,不遠處的粟苗高旁邊地裡數寸,他帶著疑惑他縱馬走了過去。
“此粟谷是汝所種嗎?”劉備向甘吉問道。
甘吉一家正在收割藍田那十畝地,他抬頭一看竟然是東家到了,於是拱手答道:“是的,將軍。”
尋常百姓見了官家人都不敢直視,但藍田並沒有這樣的心理負擔,他在甘吉起身後也抬頭觀望來人。
看這兩人的裝扮就知道是劉備和關羽到了,這劉備雖然耳朵比常人要大,但是絕對沒有垂到肩上那樣誇張,相對來說長髯的關羽果然是英武不凡。
“不錯!”
劉備說完揪下一串粟穗異道:“此粟顆粒飽滿,我看今年豐收,這一季的租稅繳得上嗎?”
甘吉先是猶豫然後又點點頭,他料理那70畝地勤打理、勤除草,產量有190石差點夠繳租稅,比這個時代平均畝產略低,但是已經很不容易了。
藍田這十畝的產出除了補足租稅,剩下的就是甘家後面幾個月的口糧,要是屯長狠心一點,再扣除種子與預支口糧,說不定還得找人借糧抵債。
甘吉這時心中後悔啊,早知道全部按藍田的方法種植好了,那樣必定會大豐收。
劉備織蓆販履出身,對百姓的艱難他是非常瞭解的,但由於部隊的消耗很大,所以將租稅比例定得相對較高。
就在要離開時,劉備看見甘倩的側臉詫異,心說這鄉間竟然有如此麗人。
走在路上,劉備對關羽說道:“二弟,回頭告訴公佑(孫乾),這一季收租稅不要對農人們太苛責,實在不夠就欠到下一季去罷...”
“知道了大哥。”
其餘人和甘吉家一樣,雖然天公作美,但粟米產量基本不達標,王家莊乃至小沛附近所有軍屯的莊戶,大多都人家只能勉強夠繳租稅,為了不餓肚子還得找營中借糧。
藍田那十畝地是個例外,即便是比較貧瘠的土地,但畝均產量也達到3.2石,除了補足租稅的10石,餘下的22石摺合現在市斤,有超過2000斤粟米。
王家莊的屯長收糧時都詫異了,這甘吉家竟然是整個莊上唯一沒有欠租稅的人戶。
甘吉到城裡賣了些粟米,割回來些豬肉又打了幾兩酒,最後甘倩做了一桌豐收宴,一家人吃得那是其樂融融。
藍田從穿越過來已經五個月,整天清湯寡水的,他連肉味都給忘了,甘倩的烹飪方法極為簡單,這個時代也沒什麼調味品,但吃在嘴裡就是妙不可言。
那是真香。
豐收後休息了不到十天,新一輪的秋季播種又開始了,藍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